第(2/3)页 除非入围单位在融资会当天对估值提出异议,主动放弃或者减少对股权的需求,其他人才有捡漏的机会。 “一个萝卜一个坑。” 宋琬笑着回复道:“为了给韩总留出位置,只有找红杉资本私下里协商了。” 罗阳找沈南鹏私下里沟通,可不是为了韩东明,而是为海外投资机构留出位置,至于韩东明的那一份,早就在计划里了,不需要额外增补。 听了宋琬的话,韩东明一下子陷入了沉思中。 罗阳也不急,端起咖啡杯抿了一口,同时将目光投向了黄浦江对面的陆家嘴建筑群。 “罗总.” 好几分钟之后,韩东明结束了思考,对着罗阳道;“不知道宋总有没有和你提起过开拓海外市场的建议?” 终于让他主动提起这件事了。 稳住。 “这件事已经向罗总汇报过。” 宋琬还想给罗阳留出更多思考的时间,于是抢先回复道;“对于韩总提出的走出去的想法,我们董事长非常感兴趣.” 只是感兴趣吗? 都已经私下里沟通了沈南鹏,为合作的海外投资机构留出了位置。 这就是信息差。 “罗总打算在什么时机去开拓海外市场?” 韩东明看着罗阳道;“据我所知,国内已经有不少人打算复制你们的模式,或许不用多久就能在国内看到同类型公司,虽然漫步者科技走在前面,但是这种领先也为别人指引了发展的方向,只要资金足够,别人追起来的速度会很快.” 言下之意,你们现在不急着去占领海外市场,等到同类型公司在国内积攒了经营模式经验后,抢在你们前面去海外,到时候可没后悔药吃。 “虽然共享单车没什么技术壁垒,但是有些数据以及运营模式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积累的。” 宋琬再次抢在罗阳面前回复韩东明道:“至少在三四个月里,我们的运营模式以及收集数据会保持着领先,在这之前,同类型公司想要开拓海外市场,我觉得不大可能。” 三四个月时间 要知道一个月之后,共享单车项目的二轮融资会就结束了。 在这之前决定要开拓海外市场,还是在融资会之后定下去海外成立公司的决议,对于韩东明来说,区别很大。 偏偏宋琬现在告诉他,三四个月时间里不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 “罗总,说句实话吧。” 终于,韩东明被罗阳和宋琬联手逼到了墙角。 他不得不说实话:“把共享单车模式推广到欧米去,不是我个人的想法,而是我一个朋友的建议。” “哦?” 罗阳装作好奇:“你那个朋友今天没有陪着来魔都?还是说.” 礼拜一电话里就有提到过,韩东明说自己一个发小从米国回来,并约了今天晚上一起聚聚。 “罗总的思维真是敏锐。” 韩东明立刻感叹道:“对,我说的那个朋友就是周一电话里说起的发小,他现在就职于米国一家投资机构,名字叫IDG,不知道罗总和宋小姐听说过没有。” “IDG?” 宋琬笑了笑道:“总部位于波士顿的一家米国公司,老牌投资机构,实力雄厚,IDG资本于1992年开始在国内进行风险投资,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投资机构之一,目前已经在中国投资了超过150家中小创业企业,其中包括腾讯、百度、小米、搜狐和携程等大量独角兽企业。” “不愧是出身于投资世家的宋小姐。” 韩东明将烟叼在嘴里,双手轻轻鼓掌道:“我都没了解的这么详细。” “韩总,你那个发小朋友提出将共享单车模式搬到欧米国家去,是他个人的想法,还是代表IDG想法?” 罗阳可不想韩东明将话题岔开。 既然开始了,那就一口气到底,把事情解决了再闲聊不迟。 “既是我发小个人的想法,也应该代表了他们公司的一些想法。” 韩东明回复罗阳道:“他六月份调回国内,在IDG大中华区就职,在一次公司业务调研中接触到共享单车项目,并且进行了一周的调研” “等一下!” 宋琬突然开口打断韩东明的话头,用略带惊讶的语气问道:“你想要投资这个项目,不会也是因为你朋友的建议吧?” 罗阳这时候也好奇的看着韩东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