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次谈判对于双方而言,都只是摸底。 下次就要短兵相接了。 哪怕只是一个投资框架协议,里面的每一个条款都要逐字逐句的讨论。 招待会结束后,罗阳与项目筹备小组碰了个头。 先是看了看第一次谈判的记录内容,另外还要在他们回魔都前交代几件事。 首先就是考察活动到此结束,其他地方没必要再去了,其次就是分析对比,找出企业投资最低需求条件,横向对比阳市能给出的条件,为下一次谈判做好准备工作。 送走筹备小组之后,罗阳直接去了远帆集团。 “你那边的事情解决了?” “解决了。” 罗阳把昨晚饭局的经过描述了一遍。 “现在文明多了啊” 听完整个经过之后,姜远山忍不住感叹道:“换作我们那个年代,朱洪强之类的小啰啰,起码断个手脚还有五粮液给他们喝,简直就是浪费粮食精!” “不光是文明了,也狡猾了。” 罗阳笑着道:“还特意把我大舅给喊出面了.” “今天我看到你留了何冠明的私人电话?” “嗯,还有他秘书的。” “别走的太近。” 姜远山教导女婿道:“拥护政策,拥护政府,但和私人走的别太近,这是咱们做企业的一条铁律。” “那您和唐叔” “不一样,你要区分官和吏。” 姜远山进一步解释道:“明清时期,像阳市这样的县,有品级的官员只有3~6个人,其余全归属于吏的范畴.吏是干活的,官是要讲政治的,这一点你要心里清楚。” 罗阳陷入了沉思之中。 四五分钟之后,他抬起头看向姜远山。 “爸,你看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罗阳将自己思考的结果讲述出来:“不管是在阳市,还是在魔都,又或者将来在其他地方投资,企业首先要做的是利国、利党、利民,宽泛的概念可以大张旗鼓,具体到结交私人关系,还是要谨慎再谨慎” 姜远山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不错,这样的理解很到位。” 他愈发满意这个女婿,甚至主动散了一支烟给罗阳。 凑火之后笑着道:“知行合一,不光要这么理解,还要这么做。” “嗯,谢谢爸的点拨。” 罗阳真心感激姜远山对他的教导。 因为见识层面以及所处位置的关系,他自己家里,无论是老爸罗建国还是三叔罗建民、小姨夫乔世安或是大舅古学兵,都没有达到这个认知。 或者说即便有这个认知,也因为见知障而讲不出这样的道理来。 俗话说女婿半个儿。 罗阳在姜远山心目中的地位日渐加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