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甥舅夜话-《重生之我们的80年代》
第(2/3)页
吃饱了饭,王发根的车骑得很慢,到了上立交桥辅道的时候,两人都下了车,推着车子前进。
“良子,你跟小舅说说,这建筑业真的能做吗,小舅还是担心到时候拉不到生意。你知道光上次那批业务员就有30人,再加上我们几个合伙人,要养活这么多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王发根一边骑着车一边说道。
“小舅,并不是每天都要咱们发工资呀!”李良解释道,“像咱们要做的这种工程队,有事做的时候就按天发工资,没事做的时候大家就回去种地。去留随意。”
王发根的思想还停留在李良父母那样的国营厂,只要是厂里的职工,不管生老病死,厂里都要包管一切。李良的思路就是后世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常见做法,做一天事情算一天工资。
“另外小舅,我估计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来城里做这一行,那些家离得远的,在圩镇上自己会做小生意的,八成是不会来。我们要解决的,实质两个问题,一个怎么拉到建筑工程,另一个,拉到建筑工程后怎么把工程做好,把名声打响。”
“我家的这栋房子就交给咱们自己的建筑队来做,争取做的漂漂亮亮的一炮打响!”
“嗯,我乡下的房子也交给自己的建筑队来做。”王发根也赞同的说道。
“小舅,如果这样的话,我建议你把房子建到早住乡政府这边来,这里是圩场,做的好了,就是一个活广告,十里八乡去赶集的人都能看到。”李良建议道。
王发根的未来注定是会很少回老家农村住的,在老家村里盖一栋两三层的房子纯属显摆加浪费,还不如建到早住乡圩场这边来。随着后世经济的发展,圩场肯定会越来越好,到时候出租几年就能把买地建房的钱连本带利赚回来。
“建到圩场去?”王发根之前还没有这么想过,他赞道,“好,小舅就听你的,到时候小舅我就成了周边几个村子的名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