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谁主沉浮 第一百二十章 故技重施-《天机七隐传》


    第(2/3)页

    “好吧!跟我来吧!这次真的带你去见一位朋友,虽然称不上奇人,但也是一位江湖中人!”

    二人随即去见了鲁仲连的另一位江湖朋友,即墨天涯剑掌门人应天涯。数年之后,田单果然带着母亲到了即墨居住下来。

    赵国有意攻取灵寿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苏秦耳中,苏秦闻后哈哈大笑道: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

    苏秦自移鼎嫁祸之计失败后,一直想不到更好的办法破齐,此时听闻赵国意欲攻打中山灵寿,一个计谋很快就在他脑海中形成了。此时的齐国处于战国中期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内安外定,苏秦认为只有让齐国成为众矢之的,才有机会破齐,因此他想再施移鼎嫁祸之计。

    这一日,苏秦便装悄悄到了燕国,见了燕王姬职。苏秦间齐之事燕国上下只有燕王和燕太后二人知道,大将军乐毅、秦开和剧辛等人皆不知情。苏秦将他的计策告诉了燕王,并让燕王姬职耐心等待时机,不可轻举妄动。

    苏秦随即前往赵国约见主父赵雍。二人皆是便装出行,在邯郸贴心楼见了面。苏秦开门见山对赵雍道:

    “大人欲取灵寿,只管去取就是了,齐国必会袖手旁观!”

    “此话怎讲?”赵雍疑道。

    “齐盟中山,赵盟宋,可有不同?”苏秦问道。

    “并无不同!”赵雍答道。

    “赵攻取中山,齐讨伐宋国,如此互不相助,各取所需,大人以为如何?”苏秦道。

    “甚好┄┄甚好!只是┄┄”赵雍有些迟道:“这是先生的意思,还是齐王的意思?”

    “如果大人觉得可行,我可以把我的意思变成我王的意思!”苏秦道。

    赵雍知晓苏秦大名,遂答应了苏秦,等他的准确答复。

    赵雍将苏秦的意思告诉了两个儿子和肥义等人,肥义道:

    “苏秦乃鬼谷门生,谋事深远,诡计多端,此事怕是有诈!”

    “相邦何意?”赵雍皱眉问道。

    “如今的中山不过千乘之邦,弹丸之地,宋乃万乘之邦,物阜民丰,土地肥沃,与灵寿不可相提并论。赵攻取中山,齐讨伐宋国,齐赵互不干涉,此事听上去齐国占了大便宜,实际上截然相反!”肥义道。

    “此话怎讲?”赵雍问道。

    “我赵国灭中山不过举手之劳,齐国要想吞并宋国,至少也要其一半的国力,同样不可相提并论!我赵国取了灵寿,也不过多了一座城池而已;倘若齐果真得了宋国,其国力远胜秦楚,必霸于天下,无论秦楚,天下诸国皆坐立不安,安能让齐国如愿以偿?秦国刚刚被齐打败,待齐伐宋国力耗损之际,秦必会联合诸国伐齐,如此齐国危矣!苏秦素来懂得连横合纵之理,这个道理浅显易懂,他又怎会看不透?”肥义道。

    赵雍沉思片刻后道:

    “相邦所言不差,以苏秦之才,必不会为齐国出此下策,难道他还有更高明的计策或者是后手来为齐国解围?”

    “听闻九鼎在宋国商丘,齐王一直觊觎神器,难道齐王意不在宋国疆土而在九鼎神器?即使如此,齐国同样会成为众矢之的,这也是说不通的!”肥义道。

    “那些鼎器不过是一种象征而已,齐王岂能以此和我赵国作为交换!”赵雍摇头道。

    “将齐置于火上烤,即使苏秦有什么后手妙计,恐怕风险也太大了!于其认为他有妙计,还不如想想他对我赵国有什么诡计!”肥义道。

    “相邦勿忧!无论齐取不取宋,主父都是要取灵寿的!如果相邦这么来想,问题就简单得多了!”李兑道。

    “此话怎讲?”肥义道。

    “如果齐国果真讨伐宋国,我赵国取灵寿时齐国必定无法分身。韩魏虽然和齐有盟约,但韩魏绝不希望齐国得到宋国,齐国虽然强大,没有韩魏相助,要想和赵宋同时开战也没有这个能力!燕与齐有灭国之耻,倘若齐与赵宋作战,燕必趁虚而入,齐国危矣!所以只要齐国伐宋是真,主父即可取灵寿,不必顾虑太多!如今臣有一计,可解主父之忧!”李兑道。

    “此言有理,司寇接着讲!”赵雍道。

    “其一,如果苏秦果真说动齐王伐宋,主父可与齐约定互不干涉,待齐与宋战事胶着之时,主父可乘机快速拿下灵寿;其二,为防苏秦有什么诡计,如果齐不守承诺,我赵国可与燕约定,赵、宋、燕三国合力击齐。燕国自受齐辱之后,燕王勤勉治国,暗中厉兵秣马,积聚实力,早已蠢蠢欲动。主父对燕王和乐毅皆有恩德,燕有雪耻之心,必不会失此良机而坐看齐国做大!”李兑道。

    “嗯┄┄此计可行!”赵雍点头道。

    “无论苏秦有什么诡计,我赵国只取灵寿就是了,不可将战事扩大!”赵成道。

    “只要齐当真伐宋,我赵国以静制动,相时而动,必不会马失前蹄!”李兑道。

    “儿臣愿领兵拿下灵寿!”赵章自告奋勇道。

    “我儿亲自上阵,如此甚好!”赵雍说着看了看赵王赵何。此时赵雍虽是赵国实际的统治者,但他的次子赵何才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相邦可有异议?”赵王转而问肥义道。

    肥义虽觉得此事有些蹊跷,但也找不出任何反对的理由,只得表示赞成。

    苏秦自赵国回到了齐国,一路上早就想好了说辞,来见齐王。此时的苏秦深得齐泯王田地信任和倚重。田文自田甲之乱之后就不受齐王喜欢,齐王不得已启用了田文,田文合纵伐秦取得成功,声名更胜往昔,天下有不知道齐王姓甚名谁的,但没有不知道薛公田文的。

    “大王!请治臣欺君之罪!”苏秦一见齐王就下跪道。

    “爱卿┄┄爱卿这是何故?”齐王疑道。

    “臣这几日左思右想,寝食难安,犹如芒刺在背,鲠骨在喉,思来想去,还是请大王治臣死罪!”苏秦道。

    “爱卿几日未见,的确是消瘦了不少,原来是有心思啊?究竟是什么事啊,爱卿说得这般认真?”齐王不在意道。

    “臣如果讲了实话,怕对我王和我齐国江山社稷不利,臣如果不讲实话,臣又于心不忍!臣不怕我王治我欺君之罪,但臣这一辈子对我王忠心耿耿,推心置腹,从无半点隐瞒,臣做不到对我王有所隐瞒,因而臣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恳请我王治我死罪!”苏秦说得情真意切,比真的还真。

    “不就是一句话嘛!起来起来┄┄爱卿起来说话!”齐王不以为然道。

    “臣这句话要是容易说早就说了!”苏秦道。

    “就你说一句话还能毁了我大齐国?一句话就能要了寡人的命?”齐王继续不以为然道:

    “起来吧爱卿┄┄要是说话能杀人夺国,天下还要那些千军万马干什么?你且说来听听,如何处置还在于寡人,由寡人执掌齐国,天塌不下来!”

    “我王贤明,微臣本不该多虑,然此事的确非同小可,故而臣的确有些过虑了!”苏秦道。

    “爱卿虽有谋略,然瞻前顾后,患得患失,难以建立奇功啊!”齐王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