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士子如何对待?”鬼谷子又问。 “如此愚昧之人,士子却与其争,至受其辱,虽有不值,精神可嘉!当明示世人,大加褒赏,一来还以脸面,二来弘扬正义,令世人尊道敬德!”屈原振振有词地说道。 鬼谷子听罢点了点头,遂看着乐毅道: “你再说说!” “士子与农夫相争,本身就是士子错了,何况这农夫分明就是个呆子!好比恶狗咬了人,是人错还是狗错了呢?君子不站在桃李树下,不接近会咬人的恶狗,这是人之常理!我若是管子,就不会替他伸冤,反而会责其有失士子风度!”乐毅说道。 “不对!不对!虽合人情常理,却是是非不分,如此误导世人,岂不是助长了不正之风,教人以世故圆滑之道!”屈原反驳道。 “当着儿子的面斥责他的父亲,如此坏了纲常伦理,又不通人情,岂能治理好乡里?”乐毅也反驳道。 “天下人皆行正道,自然容易治理!”屈原又道。 “为了正道,难道就要把天下的呆子和狗都杀了吗?”乐毅立即反问道。 “好了,好了!二人皆言之有理!”鬼谷子笑着说道,心中对他二人的回答皆十分满意,随后又道: “我再出一题,你二人听好了!当今天下,七国相争,究竟鹿死谁手呢?我有两个学生,一个叫苏秦,一个叫张仪,想必你们都知道。他二人一个主张合纵,一个主张连横,人言连横则秦胜,合纵则楚强!如今将你二人置于七国之中为将为相,该当如何?” 屈原依然抢先答道: “我终身事楚,此心不移!若我为楚相,当富国强兵,媾和与七国,悄然进取巴蜀之地!得之巴蜀,守有天险,攻可破秦!秦楚两国,得巴蜀者得天下!” 鬼谷子一听,心中暗暗吃惊,没想到这样一个年轻人竟有如此远见,而又心怀忠诚,真乃天生奇才!一旁的惠施也十分惊讶,仔细一想,觉得巴蜀之地对于秦楚两国确实极为重要!鬼谷子看了看惠施,二人目光相接,似乎想到一处去了,随即道: “乐毅你说!” “昔日晋国之强,为诸国之最,至今已经不复存在了,秦国原本是个边陲小国,自孝公以后,一跃而强,所以国之强弱,不过都是一时而已!若先生肯教我兵法,他日我为将事君,不论强弱,只择明主!若我君臣一心,管教天下兵马不能欺!”乐毅正色道。 “嗯!好得很,好得很!”鬼谷子赞完接着道: “最后一题了,仔细听着!我这里有一筐桃子,给你们每人四个桃儿,三个桃核可以来向我换一个桃儿,你们每人最多能吃到几个桃儿呢?想好的侧身竖起手指头给我看看!” 屈原略一沉思,随即侧身做了个“六”的手势,乐毅虽慢了一刻,也得了“六”的结果。鬼谷子点了点头,对二人道: “你二人且说说其中的道理!” “此乃借还生利之道,可用于商,亦可用于其它,十分巧妙!”屈原道。 “此乃无中生有之道,比如用兵,可以虚充实,掩人耳目!”乐毅道。 鬼谷子一听,会心一笑,心中大喜。后世孙策向袁术借兵,亦是用了这借还生利之道,而诸葛孔明则常常无中生有,借力打力。 “二子如何?可入得先生法眼?”惠施笑着问鬼谷子道,心中暗自得意。 “乐毅明智通达,沉稳坚韧,可为将才,这个学生我收下了!”鬼谷子说完看着屈原道: “公子乃天然美玉,世间少有!不光才思敏捷,更兼胸中一股正气,灼灼燃烧于世,放出耀眼光芒,令小道震惊不已!如此良材美质,浑然天成,不可雕饰!若雕之饰之,则使其黯淡无光!” “是啊!没想到屈正竟生了这么一个好儿子!”惠施也觉得鬼谷子说得有理。 “二位先生谬赞了,都是屈原轻狂!”屈原听二位前辈这么夸奖他,谦虚地说道。 “公子之轻狂,乃才思涌动,按捺不住之原故,非一般轻薄狂妄之辈!尘俗之中,尚无人能够雕饰,小道亦难以为之!然我有一物相赠,一语相寄!”鬼谷子说着拿出一个墨玉雕刻的玉符,对屈原说道: “昔日我在云梦山中巧遇墨子,获赠此墨符,凭此符可换一墨者性命!公子仕途凶险,多有劫难,可凭此符求得一墨侠常伴左右,以保平安!” “多谢先生!”屈原拜谢道,随后接过了墨符,放在身上。 “‘留名千秋百世后,得寿东海蘑菇山’,这一句话你需终生谨记,多年以后,或可化解劫难,延年益寿!” “先生挚言,屈原铭记于心!” 对于这一句话,屈原虽然不解,却隐约觉得颇有深意;对于鬼谷子不收他为徒,虽然有些遗憾,却也能够理解。 惠施对于这一句话,也是不明真意,突然想起“七隐”之说,遂对鬼谷子问道: “人言天下有七隐:鬼谷、玄门、墨侠、媚攻、意术、异相、上下流。弟沉溺于世俗,只知其中一二,兄可赐教否?” 鬼谷子一听,略一沉思道: “此是何人所言?何故言之?” “不知何人所言,乃言‘此七隐者,得之三四,可得天下!’”惠施答道。 “此乃天机不可轻言!”鬼谷子遂看着屈原和乐毅道: “今尔等既已知晓,不可对外泄露天机!”屈原和乐毅点了点头,鬼谷子又对惠施说道: “天机解于有缘人!尔既得此天机,缘分到了,自然会解开,小道亦不敢妄言!” “弟明白了!今日一行,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惠施叹道。 屈原和乐毅虽然年轻,对这“七隐”之言虽不甚理解,却也暗自记在心中。惠施和鬼谷子王禅又说了一会儿话,留下了乐毅,带着屈原离开了巴蛇岭,准备返回丹阳屈正家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