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自然可以,这便是你我的缘分了!”道姑答道。 屈原和乐毅一听,都面露喜色,惠施突然问道: “不知‘九天玄女’和圣姑可有关系?” “正是家师!先生和鬼谷子有旧,难道也识得家师?”道姑惊讶道。 “仙姑乃世外高人,施只恨缘浅福薄,不曾见得!”惠施答道。 “家师隐世遁形多年,世人知之甚少!惠子大人能道出家师道号,可见是见多识广了!”道姑说道。 “吾等世俗之人,趋利附势,沉迷酒色,说来惭愧!”惠施道。 “脱俗入隐,出隐入俗,隐俗本无高低,不在于状态,而在于行为!大人为国为民,也是贫道敬重的人物!”道姑说完顿了顿又道: “今日时候不早了,诸位请回吧!明日你等可去巴丘山巴蛇岭找鬼谷先生,先生望湖而居,门前几亩田地,屋后一片竹林,不难寻找!” “如此多谢了!”惠施拜谢道。 “多谢圣姑指点!”屈原和乐毅也随后行礼拜谢。 三人出了门,沿着原路返回,屈原和乐毅皆问惠施“九天玄女”是谁,惠施边走边答道: “是鬼谷先生的师妹,创立‘玄门’,精通奇门遁甲、阴阳八卦之术!” “什么是‘奇门遁甲、阴阳八卦’?”乐毅追问道。 “或许刚刚这‘四象八卦’阵就是其中之一吧,具体我也不清楚!”惠施答道。 “要是能学得这门本领,倒也不错!”乐毅道。 “咱们先去拜访鬼谷先生,他日再来此处,若有缘分,不在早晚!”惠施说道。 众人随后出了岛,寻了一处客栈住下,第二日一早,就早早起身往巴蛇岭而去。约摸走了两个时辰,找到了巴蛇岭。 众人按照那道姑的话,半个时辰之后,见到了一处房屋,隐在半山腰间。屈原定晴一看,房屋依山傍水,四周峰峦叠嶂,云雾缭绕,风景秀丽。 屈原独自进了屋,见一个书童正在打扫,遂开口问道: “请问小哥,鬼谷子先生可是在此居住?” “你是何人?何事寻我家先生?”书童反问道。 “我是屈原,外面有一老先生惠子,和鬼谷子先生是故交,远道而来,特来拜访!”屈原指着外面道。 小书童遂出了屋,见了惠施和乐毅二人,也不多问,只说道: “你们在此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 小书童说完就往屋后走去,过了竹林,又穿过一处山洞,到了一处山谷之中。山谷四面环山,空谷幽静,鸟语花香的,是一处得天独厚的好居所。谷中修了几间草屋,鬼谷子先生就在其中。书童见了鬼谷子先生,说了情况,鬼谷子王禅遂道: “请正主儿进来!” 书童听了,立即返回向屈原等人回话道: “正主儿请随我来,其他闲杂人在此等候!” 惠子遂带了屈原和乐毅跟着书童进了山谷,惠施一路走来,随意看看四周,觉得此处甚好,心中暗暗羡慕这一方高人隐士的世外生活。 惠子跟在书童身后,远远看见一人站在门外等候,依稀就是王禅,遂隔空大声喊道: “前面可是王禅?” “正是小道!可是惠施来了?”二人四十年未见,皆是直呼姓名,如同四十年前一般!鬼谷子原本师从道家老君,因此以“小道”自称。 “正是!正是!”惠施说着连忙奔了过去,二人一见,先是相互凝视打量一番,随即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二人四十年未见,免不了多少唏嘘感叹,一番叙旧和家常话之后,惠施指着屈原和乐毅道: “这是孙子乐毅,乐羊之后;这是贤侄屈原,屈正之子。二人皆是可造之才,还望兄能够不吝赐教,收下这两个学生!” 惠施因鬼谷子大他几岁,故以兄相称。 “就凭你我和屈正的情分,我岂能不收?”鬼谷子答应在前,随即话语一转道: “道顺承于天,应接于人,传道授艺,当顺天应人,因材施教,方有所成!若是拂逆本性,勉为其难,乃误人子弟耳!” “兄文武精通,雅俗皆成!言政从商,强兵务农,无一不精!施教于此二子绰绰有余,何难之有?” 惠施道。 “大道只有一条,商政兵农,只是应用不同而已!我观二子相貌,皆旷世奇才,不可等闲以对!且让我考上一考,如何?”鬼谷子道。 “先生只管出题!”屈原率先答道,乐毅也点头响应。 “昔日管子为闾长之时,遇一士子扭着一农夫前来告状。士子言‘三八二十四’,农夫言‘三八二十七’,二人相争不下,农夫气急之下动手打了士子,士子因此挟着农夫来向管子告状。若是将管子换成是你二人中的一位,该如何评判?”鬼谷子问道。 屈原不假思索地答道: “我必先问农夫:‘你这三八二十七从何而来?’” “乃父亲亲口传授,父亲大人岂能有错?”鬼谷子答道。 “我必召其父前来,令其数数,责其愚昧,误子误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