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苏定方冷笑,“你劫掠大唐商队,杀害大唐子民,还想与吐蕃勾结,夹击我大唐,这也叫井水不犯河水?” “太子殿下有令,逆大唐者亡!” “你今日的下场,是你自己选的!” 说罢,示意亲兵将阿史那贺鲁押下去。 解决了阿史那贺鲁,苏定方立刻下令清点俘虏,然后带着人马撤出莫贺延碛。 当他们回到碛外的营地时,等候在此的唐军将士们立刻欢呼起来,声音在草原上回荡。 苏定方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西突厥主力被灭,阿史那贺鲁被擒,大唐的西域边境,终于可以安定了。 三日后,高昌城和西突厥前线的捷报同时传到了伏州的吐谷浑旧王庭。 李承乾正在校场上检阅新式火器,听到消息后,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他接过捷报,仔细看了一遍,然后递给一旁的裴行俭: “薛仁贵和苏定方果然没让孤失望,高昌破城,西突厥溃亡,西域之事,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裴行俭接过捷报,看完后也是激动不已: “殿下英明!有了高昌和西突厥的归顺,我大唐的丝绸之路将畅通无阻,西域诸国也必不敢再与大唐为敌!” 李承乾点了点头,望向西方,目光悠远: “孤要的不仅是西域的归顺,更是要让西域彻底融入大唐,让那里的百姓永远成为我大唐子民。” “传孤教令,在高昌设西州,在西突厥故地设濛池、昆陵二都护府,选派江陵清廉能干的官员前往治理,减免赋税三年,教当地百姓耕织诗书。” “让他们知道,归顺我大唐,是正确的选择。” “末将遵命!” 裴行俭抱拳领命,转身去传达命令。 李承乾站在校场上,看着远处的雪山,心中感慨万千。 从薛延陀到吐谷浑,到吐蕃,到高昌,再到西突厥,这两年多时间,真是够魔幻的。 不过,还有最后一战,也不知道李二会不会给自己这个机会。 先灭了高句丽,再动手? 另一边,长安城外十里。 去辽东的时候,那是行军如风,不到两个月就抵达了战场。 后来的作战,也是势如破竹,一度让李世民以为,此战功于一役。 可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以至于连最后的体面都差点失去了。 也幸亏李世民机智的让孙代音送了一百匹绸缎过去,否则,他此次班师回朝,不可谓不狼狈。 “哎。” 李世民看着即将抵达的长安城,无声叹了口气。 虽然缓慢行军,让他的病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比起病情,他更多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和茫然。 “陛下!” 长孙无忌的声音从马车外传来,李世民立刻收拾好情绪,沉沉地道: “何事?” “回陛下,吐蕃那边传来消息,太子殿下已经打到了匹播城,松赞干布自知不敌,主动投降了我大唐。如今已被锦衣卫押解回长安。” 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先是一惊,而后又挂起一抹苦笑。 那逆子的军事才能,还真是不在朕之下啊! 难怪父皇会选择他,恐怕父皇早就看到大唐的未来了。 只是…… 想到这里,他又想起了李恪兄弟的死,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情,骤然在心中蔓延,最后不咸不淡地,道了句:“朕知道了。” 长孙无忌有些郁闷,但也能理解李二现在的心情,又转移话题道: “陛下,江夏王刚刚询问臣,是否通知城内,安排百姓和大臣迎接?” “哼!” 李世民冷哼一声,旋即沉沉的道:“迎接什么?都来看朕的笑话吗?” “可是,咱们也不能就这么突兀的入城吧?毕竟是天子归朝,得有威仪!” 听到长孙无忌这话,李世民顿时陷入了沉默。 而就在这时,云端策马走了过来:“启禀陛下,前方发现一队人马,好像是锦衣卫和大理寺的人。” “他们正在护送一些囚犯,似乎正朝长安方向赶去……” 听到这话,李世民顿时掀开马车窗帘,急道:“此言当真?你确定是锦衣卫和大理寺押送的囚犯?” “确定!他们的衣饰很好认,不会有错的!”云端笃定道。 李世民看了眼云端,又看向长孙无忌,后者瞬间便明白了李世民的心思。 却听他连忙躬身道:“恭喜陛下与他们的预定,终于可以达成了。” “哈哈哈!” 李世民仰头大笑,顿时精神抖擞:“来人,传令江夏王,朕要在城门口,迎接我大唐的子民!” “另外,传朕旨意,让满朝文武,公侯封王,以及长安百姓,都出来看看,看看我大唐贞观盛世!” “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