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却也不能小看了这个噱头。 要是没有这引子,那年轻国主还有大巫也不好强推。 事情肯定会搁置。 这一搁置,说不得就有新的变故。 虞国出兵的念想就彻底泡汤。 所以说李锐立大功,也不过分。 聂思明:“李老哥,可莫要再谦虚了。” 光是能敲响八百里帝听鼓这件事情,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即便是他和袁雄,也都不一定有那把握。 李锐的功劳是自己挣来的。 “来了巫庭这么久,也没机会出去走走。” “两位老弟可要一起去转转?” 李锐也不在推辞,换了个话题。 聂思明和袁雄都摇了摇头。 他们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来过巫庭,这里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并不稀奇。 李锐也就是问了一嘴。 见两人都没有出门的兴致,他也就不强求,自己背着手,就溜溜达达的出了门。 巫庭作为巫国最繁华之地。 自当不凡。 李锐在清河的时候,就已经对巫庭的情况很了解,大多都是夏小棠告诉他的。 走在热闹的大街,也无人会认得出,他是个虞国人。 在虞国人的印象里。 巫国人都是身穿兽袍,茹毛饮血,可事实上,巫庭里的百姓一个个也都是穿麻,穿锻,与虞国的装束其实没有大多区别。 正走着。 李锐时不时还能听到路人讨论着昨日听到的帝听鼓声。 “兽神庇佑,我大巫又出了天骄。” “天骄?” “你不知道,昨日大祭的时候,有人敲响了帝听鼓,城外都差点能听到,估摸着至少也有五百里。” “五百里?!” “当真是了不得。” 李锐安静的听着。 也没有人前显圣的心思。 大祭之日,他的壮举在巫国朝廷的有意压制之下,并没有在民间传来。 住在巫庭的人压根儿不知道那日的鼓声其实是传扬了八百里。 更不会知道,敲响那帝听鼓的是一个虞国人。 李锐浅笑,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街道旁的酒楼二层。 临街的位置,一个年轻女子正在给一个老道士倒茶,态度极其恭敬。 老道士端起茶杯,呷了一口。 忽地心神移动。 他的余光正好看到了窗外街道的景象。 在车水马龙的大道上,就看到一个老哥正背着手随着人流向着城的东边走去。 “好皮囊!” 那老道士双眼一亮。 他可是从未见过如此上等的皮囊,用来移魂实在是再完美不过。 至少也是个中品上等的灵根。 更妙的是,与那些无聊的俊俏小郎君不同,年纪大的皮囊更得盛道人的心意。 比他这副下品灵根的皮囊不知要好处多少。 年轻女人察觉到老道人的异常。 她顺着老道士的目光,朝着窗外望去。 心中忽地一颤。 “李锐?!” “此人一身根骨相当不凡,瞧得老道我当真是欢喜。” 盛道人咧着嘴。 眼中闪动着兴奋的光泽。 朱韵忍不住开口:“长老,此人名叫李锐,是个虞国官员。” “李锐?” 听到这个名字,盛道人有些诧异。 因为他曾经从司风的口中听到过李锐这个名字。 好像是因为肉胎曾经与李锐有因果,但随着司风蜕变,因果被斩除,也就没了去除因果的念头。 没想到。 这灵根居然也如此优秀。 朱韵脑海中不知为何,想起了那位肯定已经死了的倒霉师兄临走前的场面,再度开口: “长老,这李锐与顾长生还有袁定庭都颇有渊源,动手要小心。” 听到顾长生还有袁定庭的名字。 盛道人眼中的精光才消散些许。 他虽然来此界不过年许。 大多时候还是在闭关,但也晓得那二人的厉害。 盛道人不免有些遗憾: “可惜了。” 这方世界的强者远比他预想的要厉害很多,天下武评之上的顶尖强者,即便是他也不得不认真应对。 更不用说他现在还是个残缺身。 新皮囊人选尚需思量,谋定后动。 “嗯?” 走在街上的李锐只觉得后背一寒。 哪里来得阴风。 心中不由得警觉。 他特意多绕了好几段路,确认没有人跟踪之后,这才来到一间开在偏僻处的商行。 “客官.” 正蹲在门槛无精打采的店伙计看到有生意上门,刚要露出职业化的微笑迎客。 笑容就瞬间凝滞。 就看到眼前这老者从怀中取出一块写着春风二字的铁牌。 店伙计有些不敢置信:“您是李老爷?” 李锐点头。 听到李锐确认,店伙计张大嘴巴。 他在店里干了快八年,还是第一次看到商行背后真正的大东家,如何能不激动。 “老爷,快快请。” 店伙计当即领着李锐进了商行。 李锐开口:“你们掌柜呢?” “掌柜在,我这就去叫。” 一边说着,一边把李锐领到商行后院一间雅致僻静的小院中,这才陪笑着离去。 不多时。 一个国字脸、身材魁梧的汉子就来到小院中。 对着李锐拱了拱手。 “李大人。” 李锐也站起身:“冯大人,终于见面了。” 眼前的男人叫冯京。 是春风堂在巫国一个分会的掌柜。 虽说是他的手下,却并不受他的管辖。 李锐轻笑:“鹤前辈可是瞒得我好苦,原来冯大人也是暗卫,直到前些日子我才知晓。” 冯京哈哈大笑:“李大人,并非有意要隐瞒,都是杨统领的安排,鹤前辈其实也并不知晓。” 不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