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周婳的月子坐了足足一个半月, 人都养胖了一圈。 刘母隔三岔五的就给炖鸡汤,鱼汤,荷包蛋,再就是三十二团的老四每天都会送一罐子新鲜的牛奶过来…… 小娃娃每天吃了就睡,睡醒了就拉,拉完了再吃。 好带的很。 至于带孩子的代沟,要说一点都没有那也不切实际,但是刘母万事都尊重她,事事都先问过她。 更没有因为是女娃娃就给她脸色看。 到了出月子这一天,一家人总算把孩子的名字给取好了,小名就叫小橙子。 刘雨橙! 周婳月子里养得好,满面红光,当然这里面也有刘母的一份功劳。 出了月子后,周婳扯了布就去二喜那边给老人家又做了一套棉袄。 围巾,帽子啥的都给置办齐全了。 周婳笑道,“妈,新年新气象,我给您又做了一套衣服,这天寒地冻得没法出门,您别嫌弃。” 刘母接过去,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嫌弃啥,喜欢还来不及了,这裁缝手艺好,比我们县城的那个老裁缝做的针脚都要平整,我就喜欢这个花色儿。洋气。” 儿媳妇给送的东西,还真就没有差的, 别说她是真心喜欢。 就算儿媳妇没送到心坎上,跟小儿媳一样,那也得欢欢喜喜地接着。 这就不是东西的事儿,儿媳妇肯花心思在公婆身上,那说明她们在意自己。 是心意! 也是对他们的尊重! 婆婆跟儿媳妇本来就不是亲母女,这当然就不能跟要求亲儿子一样了。 交情,不就是交往中的情谊,你来我往才能深厚。 收到儿媳妇的新衣服,刘母心里也知道,以后养老怕还得是靠儿媳妇,大毛三毛都没戏。 许多家庭因为生孩子,婆婆跟儿媳妇闹得不可开交。 而刘营长家,因为生了个丫头关系更和睦了,以至于都成为了家属院的典范。 出了月子,这紧锣密鼓的就要筹备看孩子的人选, 刘母是挺好的,但两口子心里知道,放刘母跟刘父异地恋也不太合适,说到底老妈子是刘军跟刘晟的,坐月子是急事,但看孩子是长久的事儿。 时间久了就算再好的妯娌关系怕也是会起矛盾。 周婳需要在年后,刘母回去之前物色好看孩子的人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