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沈静兰在包厢里没有逗留多久,在郭怡坐到罗阳身边之后就借口去忙了。 “老弟,从前几天接到你电话开始到现在,我心里一直痒的不行。” 又一轮酒过后,傅彬终于说到了正事;“你说的那个产业园模式,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几天里,我反复考虑其中风险和收益,因为了解的不够深刻,所以心里没底,这才约你过来聊一聊.” 说到底,傅彬对于这种代建模式还不够了解,所以心里没底。 “老哥,在解释之前,我先下个结论。” 罗阳笑着解释道:“在资金压力不大的情况下,能够接到这种代建项目,也算是为公司开拓了一种新的业务渠道,而且是比较稳定的业务渠道。” 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能少见一点,毕竟发达地区的地方财政相对宽裕,能支撑起当地发展投入的需求。 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财政收入也比较捉襟见肘,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的资金远超于整个城市的财政收入,在这种情形下,代建模式应运而起。 这个模式最初的受益者是国有性质的建工类企业。 12年左右这段时间里,房地产行情还是比较稳定的,所以诸多地产公司纷纷大举借债,积极向外扩张,这段时间里,银行融资平台的资金使用成本大约在6.5~7个点左右。 但是每一家企业在银行的贷款额度是有限的,为了抢占市场,储备更多土地资源,很多地产公司开始从银行以外的渠道融资,这些渠道的资金使用成本往往超过10%。 在这么大资金使用成本的前提下,这个阶段的地产公司很少有敢于去接手那些代建项目的,即便有这么丰厚的资金实力,用来开发项目,收益更大,两者相比较之下,怎么选择也就一目了然了。 但是在那几年里,很多国企承接了上面下拨的资金,包括央行和国开行,而且这些资金使用的成本低到令人难以想像。 大部分国企的资金使用成本在2%~3%之间,还有部分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甚至只需要1%的样子。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实际上是没有多少新投资项目,也没有向外扩张的意愿,于是代建项目应运而生。 这种时候,很多地方政府找上拥有大量闲置资金的国有企业,请求对方来代建自己所在城市的公建性质项目以及招商引资的新项目。 地方政府会用财政收入做担保,引入手里拥有大量现金流的国资企业。 尤其是负责基建这块的国资企业。 地方政府会和这类企业签订代建合同,让企业在一段时间里以全垫资的形式去建设当地的基础施舍项目以及招商引资的工业园区项目。 按照这类协议,在项目完工之前,代建企业不能向当地政府要一分钱,所有资金需要代建企业自行承担。 当然,地方政府也不至于不讲信用,或者说代建项目在实际意义上弥补了地方政府因为资金缺乏而产生问题,所以地方政府也不会亏待承接代建项目的企业。 一般来说,地方政府会以财政收入作为抵押,让代建企业全面承接当地城建的需求,相对应的,全垫资项目给与的收益也远高于正常建设工程投标项目。 正常来说,一项建设工程的造价是参加该省份发行的造价书上核定的价格,在此基础上,甲方会在标书总价的基础上向下压低8~15%的造价,剩下部分才是投标承建单位的成本和利润总和。 但是像这类代建项目,承建单位按照造价书核定价格进行标书编辑,地方政府非但不会砍价格,还会在正常报价的基础上加上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如果是一般民企去做这类代建项目,因为企业本身融资成本就超过10%,这块成本正好和不砍价部分相抵消,剩下的银行同期利率,约等于没有。 但是国企不一样,因为他们的资金使用成本很低,平均下来只有2%左右,光是这一块,就能多赚本金的10%左右利润,比资金放在银行里吃利息要合算的多。 当然,除了代建这种渠道之外,国企低息资金还有很多种盈利途径。 罗阳就见识过,某一家地产公司一时间里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但是因为企业负债率的因素影响,导致公司没办法从银行融资,于是就只能通过民间融资来解决危机。 这种时候,国资手里闲余的资金就成了香饽饽,在有人穿针引线的前提下,国资出资金,银行信托做担保,中间人收取过桥介绍费,地产公司融资的成本一度高达18%以上。 还别嫌贵,不借就是死! 所以在早期的时候,很少有民企去做代建类项目。 只有那些资金使用成本极低的国企才会毫无压力的去承接这类项目,并且中间还保留10%以上的盈利空间。 所以罗阳说完这番话之后,傅彬有些怀疑。 但是源于一贯正确的印象,他还是保留了几分耐心,想听听罗阳后面的解释。 “首先,你这次代建项目要是按照正常程序的话,是没有什么利润可言,除了积攒产业园建设项目的经验之外,收获约等于零。” 罗阳不急不缓的道:“但是因为咱们之间的关系,让这种代建模式变得有利可图。” “你不说还好,说了之后,我更好奇了。” 傅彬侧身看着罗阳,满脸的好奇。 “因为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的特殊性,江宁开发区愿意帮我们协调10个亿左右的免息贷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