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按照维克·科恩的说法,就是罗阳这边和IDG没谈拢,下一个谈的合作对象就会是高瓴资本。 这一点上,罗阳没有遮遮掩掩,更没有避讳。 他很直接的回复维克·科恩:“是的,科恩先生,我们公司就是这么计划的,一旦这趟波士顿之行不顺利,我们就会去找高瓴资本谈合作。” “Mr罗,请你相信我,高瓴资本没有机会了。” 维克·科恩很自信的笑着道:“他们没有和你接触过,因此不像我这样了解这个项目的潜力有多大,所以能给出的条件绝对不会比我们IDG更好。” 这一点也被老头子给猜到了,因为高瓴资本那边要是像刚才那样和罗阳沟通过一遍,绝对不会再放罗阳等人来IDG总部谈判,早就喊上总部高层来和罗阳谈合作的事情了。 “科恩先生真是自信。” 罗阳也没说相信,也没露出不信的表情,只是淡淡的道:“合作的事情稍后再谈,我现在想告诉科恩先生的是10%股权不可能。” “那就8%。” “红杉资本要拿走10%,加上你家的8%,难道剩下几家去分7%的股权?” 罗阳连连摇头:“二轮融资的是在华夏市场发展的共享单车,肯定要优先考虑在华夏这片土地上运营的独特性,因此不可能给你们8%的股权。” “那么按照Mr罗的意思呢?” 维克·科恩以退为进,反过来询问罗阳。 “最多5%的。” 罗阳给出了早就定下来的份额数据,接着又道;“而且拿下5%股权的前提是咱们能达成合作协议,一起投资欧米的市场。” 维克·科恩低头沉思。 许久之后,他抬头看向罗阳:“行,5%就5%,只不过在欧米市场创办公司的时候,我们要占据至少40%以上的股权。” “红杉资本在共享单车海外版公司里也要占据至少30%的股权,按照科恩先生刚才的建议,我这个创始人也只能拿到30%的股权咯?” 维克·科恩眉头一皱:“按照你的说法,红杉资本要拿走30%的股权?” “是的。” “可是同样的问题发生了。” 维克·科恩耸了耸肩膀道:“在米国,在华尔街这一片,我们IDG的能量并不逊于高瓴资本,况且我这边还占了先手,如果在这样的情形下还能输给他们,我在这一行就别混了.” 维克·科恩的这句话不算挑拨,反而属于说了大实话。 罗阳第一次陷入了沉思中。 “Mr罗,我觉得IDG有必要先向你展示一下诚意。” 看到罗阳陷入犹豫中,维克·科恩立刻加码道:“共享单车华夏公司的二轮融资,IDG来把估值提上来刚才我不是在会议室门口喊了价值1个亿嘛,那就把共享单车华夏公司的估值升到1个亿米元!” 好家伙,这都能被他圆回去,真是厉害。 不过罗阳是真的心动。 按照原先估计,这次二轮融资的估值应该在3~3.5个亿区间里,即便罗阳这边拿出一些比较好的数据,甚至包括在阳市提前搞试点的信息,估值顶多也就撑到4个亿。 现在维克·科恩告诉他,估值可以报到1个亿米元,按照现在的汇率,那就是6.7个亿左右。 真要成了,信息被财经类新闻挂上头条,共享单车项目绝对会成为新闻热点。 但是 估值过高真的好吗? 就在心动的一刹,罗阳想到了其他几家入围公司。 不管是红杉资本,还是腾讯,或者韩东明,都很难认可这个几乎翻倍的估值。 如果他们不认,难道把这次放出来的30%股权全部给IDG? 那共享单车在华南、在首都的市场开拓怎么办? 还是回到那句话:在初创公司的融资中,钱很重要,但不是唯一指标,有时候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钱的重要性,能排在首位。 “科恩先生,如果估值到1个亿米元,溢价就太多了,让其他机构为难也不是好事。” 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后,罗阳实话实说道:“其实我们内部的期望估值也就在4个亿本币左右,包括红杉资本等机构在内,大多也认同这个数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