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总共招聘四个人,分别对应行政秘书、机要秘书、生活秘书和对外联络的岗位。 第一个进来面试的就是孙薇,应聘岗位是机要秘书。 罗阳昨天看过她的简历,有初步印象。 “人力部门第一轮筛选的时候,肯定已经考核过专业方面的知识。” 孙薇本人比照片上更靓丽一些,站在办公桌对面,在大老板开口的时候,尽量保持着松弛状态。 “我就简单问两个问题。” 罗阳一边观察着应聘者的表情,一边询问道:“从简历上来看,你是应届毕业生,工作经历几乎为零,对比远超行业水平的薪资,你脱颖而出的原因在哪里?” “第一学历证明了我不错的智商,体检报告验证了我的情商不低,美丽的外表天生天养.” 孙薇筹措了一下语言,回复罗阳道:“经验这东西,只要肯学就能拥有,可是有些东西生下来没有,这辈子就没有了.董事长,我相信自己配得上这份薪水。” 啧. 言辞犀利,逻辑分明,不愧是参加过辩论赛的。 “温主任告诉你,入职前需要签订很严格的协议.在这之后,今天上午来面试之前,你对灵石宫集团了解有多少?” “了解仅限于公开信息,来自网络和工商注册。” 孙薇坦率的道:“可光是这些表面的信息,就已经足够我惊讶,如果灵石宫集团一如既往的惊艳下去,未来三五年内,跻身国内二流大公司的问题应该不大。” “二流大公司?” 罗阳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区分法,好奇的问了一句:“达到什么样规模的企业才算得上国内二流大公司?” “集团内部至少有一家上市企业,且在行业内排名前十,整体资产过百亿。” 孙薇解释自己创造的名词:“核心产业在行业内排名至少前三,整体资产过千亿那种,就能算一流大公司了,比如现在互联网行业里的BAT,比如房地产企业里的万科、绿地、保利等” 不要奇怪孙薇设定的标准,要知道现在才2012年,即便是上市公司,市值不足百亿的也有很多。 本以为这次面试就是看脸,没想到应聘者的思维也相当不俗。 “行了,你的面试结束了。” 罗阳对后续的面试感兴趣起来:“出去后顺带把下一个喊进来。” 说话的时候,他已经拿起了第二份简历。 苏锦,24岁,鲁省人,身高170,研究生,复旦新闻学专业,精通三门外语,还辅修了心理学,本科大四期间,在魔都有线电视台实习过,考研之后,在校内刊物《复旦》内担任过实习编辑. 她是来应聘的岗位,就是温婉新设的职能,负责对外联络这一块。 对接单位里就有媒体和政府部门,还兼带企业信息对外公布,和她所学专业有相当大的关联。 “咦?” 粗略一遍看下来,罗阳忍不住惊讶。 不管是就读院校还是学习的专业,都支持这个女孩直接步入广电系统,最不济,也要进入新闻媒体行业,成为一名记者之类的从业人员,怎么会跑来应聘民营企业的岗位? 所以在苏锦进入办公室之后,罗阳第一个问题问的就是这方面的疑惑。 “我今年已经24岁了,即便进入魔都广电系统,也是从基层干起,往上爬的道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且还不是应试教育里的考试模式,更多的是考验个人的情商.” 苏锦很直白的回复罗阳道:“我大致估算过,想要达到心理期许目标,差不多要十年以上,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中间稍微有点偏差,就是蹉跎一辈子。” 靠,这个女孩的自我认知也太清晰了吧? “况且我也是两手准备。” 苏锦接下来的话更直接:“校招期间,我已经签下了两家意向单位,这次投简历,是在既有规划上的容错尝试,没想到收获了意外惊喜,超过三万的月薪,哪怕是我们学校金融专业的,也得是顶尖那一拨才有这样的待遇” 说到这里的时候,她停顿了一下。 在顺带观察完罗阳的表情后,苏锦继续道:“温主任找我详谈了一次之后,我另找关系了解了灵石宫集团的信息,收获的惊喜更大,不光有钱途,也有前途。” 乖乖,没想到白手起家也有光环。 人才和公司之间双向选择,也不是存在于口头上的一句空话。 罗阳有被震惊到。 “董事长,您还有什么需要询问的吗?” 应聘者主动出击,一点都不怵老板的威严,或许这也是能力和自信的体现。 “钱途我看到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