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奈雪第三批布局的店铺数量其实只有46家。 但是这些店铺已经走出长三角,遍布珠三角、京津冀、蓉渝等地的核心城市。 虽然数量少,却都是A级和B级店铺。 可以视为奈雪走向全国,打响知名度的前哨。 截止7月底,全国各大城市里,奈雪A、B、C、D四级直营店铺分别为30家、60家、119家、1家(阳市),特许直营店7家(不算在公司营收内),总计207家店铺。 徐珍珍向罗阳汇报的,就是直属200家店铺在前七个月的营收情况。 “罗总,因为各店铺开业时间不一样,我就不按批次,按照四级分类进行汇报。” “嗯,这样区分直观。” 罗阳点头道:“将来扩张趋于稳定之后,各地店铺就要参照营收来定级。” 不同级别的店铺,从上到下的工资、奖金都不一样。 尤其是对店长,收入区别还是不小的。 “2011年截止7月底,30家A级店铺总计经营时间为136.6个月,销售收入为19539.2万,平均单店月销售为143万,单店月销售最高175.2万,单店月销售最低125.4万。” 等罗阳说完后,徐珍珍开始汇报经营业绩。 她对照着财务报表道:“60家B级店铺总计经营时间为321.4个月,销售收入为35825.8万,平均单店月销售为111.5万,单店月销售最高132.7万,单店月销售最低108.3万.” “等一下。” 听到这里的时候,罗阳突然喊停。 “前面提到的A级店铺最低月销售额好像是125.4万来着,B级店铺最高的已经达已经到每月132,7万了吧?” “是的,这一波统计里,有三家B级店铺的月销售额超过了A级店铺。” “回头和运营那边碰一下头,让他们依据城市能级、店铺租金、市口人流量等综合数据进行分析。” 罗阳表情严肃的道:“连续两个月发生这种现象,店铺升降级机制启动。” 徐珍珍不说话。 她只是财务总监,涉及运营上的事情,不好发表意见。 “你继续。” 罗阳也回过味来,这件事没必要对徐珍珍说。 “119家C级店铺总计经营时间为601个月,销售收入为49629.3万,平均单店月销售为82.575万,单店月销售最高103.55万,单店月销售最低66.7万。” 徐珍珍说到这里顿了一下。 最后才报出唯一一家D级店铺:“位于阳市的那家D级店铺经营时间为1.1个月,销售收入为103.2万,单店平均月销售额达到了98.3万。” “达到C级店铺的水平了。” 罗阳点了点头。 其实不光是在阳市,如果在昆山、江阴、张家港等地也开设D级店铺,单月销售额超过100万也不是难事。 好些个县级市的经济指标过于变态,哪怕放在江浙沪地区,都差不多可以匹敌地级市了。 看来下一步扩张计划要做调整。 经济发达一点的县级市,不必一味强调城市能级,可以考虑普遍开设直营店铺了。 汇报在继续. “奈雪总计200家直营店铺,截止7月底,总销售额达到105092.6万元,毛利超过34680.1万。” “这个毛利是单指销售毛利,还是整体费用剔除后的毛利?” 罗阳比较关心这个数据。 “因为公司还有另外一个品牌,所以整体开支成本是分比例摊销,没有算在里面。” 徐珍珍补充道:“这7个月里,奈雪用于扩张的费用、原料供应链构建的费用,全部没有计算在内不过这笔账目在柠檬CC的数据汇报后,会有一个成本分摊,到时候两个品牌各自盈利、公司总盈利情况都会比较清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