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罗阳,我们去哪里挖冬笋啊?伱带了挖笋的工具没有?” 上车后就是一连串的问题,姜帆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上午听奶奶和妈妈说了,现在这个时节的冬笋全埋在泥土里,一点头都没有冒出来,没有经验的话,很难找到的.” “没有三两三,怎么敢带你上梁山?” 罗阳笑着道:“先去我家拿工具,双峰镇西面就有山,大片的竹林,去那里挖冬笋至于说怎么找到埋在土里的冬笋,那可就要讲技术了,现在说没什么意义,回头上山了,实际操作时讲,会更直观。” “嗯嗯!” 姜帆点了点头,随后脸色微红的问道:“阿姨在不在家?” “我妈啊这个点,一准出去打麻将了。” 罗阳笑道:“她起码要到四点多才回来做晚饭.到时候我们正好下山回来,晚上在我家吃过晚饭再回城里。” 姜帆没声音了。 只是默默的抓过罗阳的右手,和他十指交叉。 一只竹篮子,一大一小两把锄头,两人就这么上了山。 江南地区的山,海拔一般都在一两百米,在北方和西南、西北地区的人眼里,其实就是个土包。 所谓上山,也就是沿着小路爬个几十米。 “找冬笋,先要观察竹鞭走向:冬笋通常生长在竹鞭的前端。” 来到竹林之后,罗阳开始现场教学:“其次看竹子年龄,要选择两到三年生的竹子,这种竹子周围更容易有冬笋。一年生的竹子太嫩,很少有冬笋;超过四年的竹子,活力下降,冬笋也较少。” 姜帆听的很仔细,她很好学。 “眼睛还要留意地面,找土壤裂缝,尽管冬笋不冒头,但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把地面拱出裂缝.当然,也有可能是隆起的一个小土包。” 按着这个办法,很快找到一个微微拱出裂缝的小土包。 “罗阳,这里面会不会有冬笋?” “挖一锄就知道了。” 罗阳笑了笑道:“十有八九。” 他让姜帆让开,抡起架势,一锄头下去掀开地表一大块土。 “哇,真有冬笋!” 姜帆几乎跳了起来,兴奋的像个小孩子。 接下来两人间隔了三四米,并排在竹林里扫过去,开始找冬笋。 可惜理论终究还是理论。 一个多小时下来,罗阳已经挖到了九颗,姜帆还是一个没找到。 这样下去可不行。 罗阳开始观察竹林里竹叶生长的方向,并且观察周围竹子,在大致确定后,有意识的带着姜帆往这个方向偏过去。 “罗阳,你快来看看,这个下面是不是!” 几步赶到,只是瞄了一眼就确定了。 看到罗阳点头,姜帆很激动的挥动起锄头,虽然她力气小,但是也很快就挖出了黄色的尖尖。 “真的有诶!” 姜帆丢下锄头就蹦跳起来。 直接冲到了罗阳的怀里:“我厉不厉害,厉不厉害,罗阳,你快点夸.呜呜” 风吹过竹林,竹叶沙沙作响。 不远处路过一只竹鼠,看到这一幕,立刻躲了起来。 呸! 不要脸的两脚兽. 小罗觉得要放慢一点步伐,多一点享受。 打劫,月票留下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