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根本不考虑他们的付出与他们的回报是不是正比。 反正他们的确是比曾经过的好,这样就已经能满足了。 又与这名火车站员工聊了一会后,曾经是铁路工作员工的美利坚员工联合会的高层,回到了西尔维斯的身边。 不只是他,西尔维斯带来的人,都在刚刚接触了几名火车站的工作员工,他们都惊诧的发现,这里的员工居然满足于目前的工作环境。 觉得这一切匪夷所思的美利坚员工联合会的高层们,在回来后,都齐刷刷的看向了站在人群最中间的卡尔与西尔维斯。 他们俩一个是曾经远赴欧洲学习过先进思想的西尔维斯会长, 一个是德克萨斯当地的员工联合会的卡尔会长, 对这种现象一无所知的美利坚员工联合会高层们,也只能求助于二人。 西尔维斯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都是源自于杨基老工业区与欧洲工业区, 都是发展了上百年的工业区,欧洲的工业区甚至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 长年的发展却没有让员工的生活水平有任何提高,除了欧洲工业区中少部分没有土地的农民进入工厂算找到了一条生路, 绝大部分的员工都不满这种百年无一变化的生活。 欧洲工业区与杨基老工业的员工,早就已经和德克萨斯工业区的员工生活在不同的时代。 一个是工业化成熟的时代,一个是还在发展的时代。 正是这些差异,导致了了欧洲工业与杨基老工业区一直有如火如荼的员工聚集活动,而德克萨斯,唯一一次的员工聚集活动也很快被解决了。 西尔维斯也只能无奈的望向卡尔,望向他曾经的学生,用无言的眼神来请求卡尔为大家解惑。 卡尔没有回答这些曾经的老师与同学困惑的眼神,因为他的理论知识也不足以支持他解答这些问题。 “跟我来,到了地方你们就知道答桉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