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章 禾康尾声-《重生之我们的80年代》


    第(2/3)页

    “良子,你的意思是我们在赣昌新建一家新的印刷厂,继续承接中学校学习报的印刷任务吗?”梁达明问道。

    “对,梁科长!”李良说道。

    “那咱们现在这个销售公司怎么办?”万翠翠问道。

    “没有业务的话,不要也罢!”李良说道。

    李良的一席话,给梁达明开了一个很大的脑洞。他这次来找李良寻求意见,原本是想通过李良做做肖克明的工作,希望肖克明能够继续将中学生学习报出版社的印刷任务,继续交给禾康县出版社来印制!

    但是李良知道,不论自己的关系与肖克明有多好,肖克明都不会将中学生学习报的印刷任务交给几百里之外的禾康县出版社!

    所以李良给梁达明出的主意就是跳出窠臼,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良子,你的这个办法好,不过就是如果真的去赣昌建新厂,印刷厂这边的股份怎么办?”梁达明问道。

    李良说道:“原销售公司不动,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我的建议是,在赣昌的新厂,完全按照新模式来,别用国营厂的牌子了。这两年国家对集体企业的政策放的比较开,咱们完全可以将企业挂在赣昌某个乡镇或者街道办的名下。”

    梁达明喜上眉梢,这一次提着两瓶茅台来找李良,原本妻子还不同意,说自己夫妻俩都想不到主意,李良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办法!

    幸好自己没有听老婆的,而是执意来找了李良,果然这个主意不错!

    梁达明主动问道:“良子,如果真的在赣昌办新厂的话,咱们得给肖社长送点这个!”梁达明手中做了个数钱的动作。

    李良制止道:“梁科长,如果咱们要做长久生意,送这个是没有用的。我的想法是,咱们可以给肖社长一些干股,可以挂在其他人名下的那种!”

    “嗯,好!”梁达明应道,“那你觉得多少干股比较合适?”

    “肖社长占20的股份是比较合适的。!”李良继续说道,“梁科长,你也知道,我马上就要去羊城上大学了。如果真的办新厂,所有的事情都要拜托你了!我只能在资金上多出点力,但主要还是靠你了!

    你看,要不这样,新厂办起来的话,肖社长20的干股。剩下的80,你占40,我拿30,剩下的10存起来作为公共股份,以备将来的其他用途。出资的话,就由咱们两人五五开好了!你觉得怎么样?”

    李良提了一个自认为还合理的方案出来,自己比梁达明少拿10的股份,但选择和梁达明出资一样多!

    梁达明和妻子万翠翠对视一眼,均觉得李良提出的这个方案还算合理!他笑道:“行,就按你说的办!不过良子,印刷厂的大型印刷机的价格不菲,现在最好的都是进口的设备。像我们禾康县印刷厂的机器,都是用了一二十年的老机器。我的想法是既然要办,就干脆用进口机器。不过这样的话,我们俩的投入就会比较大,可能光靠自有资金不太够。”

    李良给梁达明出了一个主意:“梁科长,我有个建议,你看可不可行。咱们可以先买一台,一台的钱咱们俩凑一凑应该够的,然后呢,再用这一台的钱去银行贷款,用贷款添置第二天机器。这样操作,是不是可以用最少的资金,买到足够的机器?”

    李良说的这种方法,是后世房地产商常用的解决资金的办法。

    梁达明喜道:“良子,还是你的脑袋好使,这个方法好!”

    梁达明是名转业的退伍军人,又在销售科科长的位置上做了好几年,执行力很强。他从李良这里讨到主意后,第一时间买了一张去往省城赣昌的汽车票。在省教育厅找到了忙碌的额肖克明,请肖克明在省城的赣昌宾馆吃了一顿饭,将自己的打算和肖克明说了一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