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零章 开学与劝学-《重生之我们的80年代》
第(2/3)页
李良和晨晨很快就包好了名,将暑假作业交给汪进老师,李良带着晨晨先回去了。今年上半年禾康一中从中学生学习报出版社中分到的分红突破了新高,看得出来张学文、陈旭华等校领导对学生们很重视,学校赚到的钱,他们没有用在自身,而是直接补贴给了学生。这次学生们来报名,学校直接给所有学生都减免了学费、杂费以及一定的伙食费!
“良子,咱们学校越来越好了!”回去的路上,晨晨对李良说道。
李良点点头,欣慰的笑笑,这就是他当初提议与禾康一**同办理中学生学习报的初衷,希望能够造福那些吃糠咽菜的农村来的学生!
李良的愿望就是不希望来禾康一中上学时的学生里,有一个是因为家庭困难而退学的。不过这仅仅是李良的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就在下午的时候,李良从晨晨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自己班里有两名同学没有来学校报名。这个消如同爆炸消息一样,迅速在禾康一中高二一班传开了!
“晨晨,这是什么情况呀,你从哪里得到的?”
晨晨有点悲伤的说道:“下午我没事,就去了一趟学校,亲口听班主任魏素梅老师说的。魏老师还说,她准备明天坐车到马素凤家和姚新海家里去家访一下看看!”
李良听到这里,带着点皱眉的说道:“我记得去年班里填写个人资料的时候,马素凤家里是不是有五个兄弟姐妹,好心她还是老大?”
晨晨摇摇头说道:“我没有印象了!”
李良和晨晨是30号这一天得知马素凤和姚新海两个人辍学没有来学校报名的消息的,第二天是31号,李良和晨晨一大早就赶到了学校。
班主任魏素梅老师没有来班里,是刚调过来的汪进老师主持的班里的事务。
班长还是黄隆,31号这一天不是正式上课的日子,在汪进的主持下,大家打扫了班里的卫生,还把学校分包给班里的一块公共区域也打扫的干干净净。
今天班里同学在打扫卫生的时候,讨论最多的还是马素凤和姚新海两名同学辍学的事情。话说去年马素凤和姚新海两人,在班里表现的也挺普普通通,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但同学们咋一听说他们两人辍学了,大家的心里也是怪不好受的。
其实,这个年代,能读到高中的学生,大多数在生命中,都经历过退学的遭遇。有的是曾经自己退学过,有的是曾经身边的同学辍学了。
辍学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因为自己没有读书的心思,读不进去,就辍学在家,早早的投入到劳动中了;另外一些呢,则是家庭因素。相对来说,能够读到高中再辍学的,大多数还是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那些读不进书的人,早在中小学就辍学了,而不是等到高中才辍学。
班主任魏素梅老师九月一号一早,出现在了教室里。这个时候,班上的同学,都已经在早自习了!
“大家静一静!”魏素梅走到讲台上,示意大家先停下手中的事情:“同学们,昨天我去了一趟马素凤和姚新海两位同学的家里。你们知道我看到了什么状况吗?”
同学们都竖起了耳朵听魏素梅老师继续说!
“同学们,咱们班有很多同学是城里人,父母是双职工,你们可能不了解,在咱们禾康的各个乡镇,还有很多贫困的家庭。
你们知道吗,我到了马素凤家里的时候,马素凤背上背着一个一岁大的小娃娃,还要一边哄着她另外一个两岁多的妹妹吃饭;同时呢,还要帮着家里洗衣、摘菜、做饭、打扫卫生!马素凤同学一看到我进门,眼泪就止不住的流,哭着对我说‘老师我想上学’!
还有,我从马素凤同学家里出来后,又去了姚新海同学家里,在他家,我没有看到姚新海。他妈妈在家,是个右腿患过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他妈妈告诉我,他们家实在是负担不起姚新海的上学费用了。即使我一个劲地说从今年开始,咱们禾康一中不再收取大家的学费和杂费,甚至还会补贴一部分伙食费用!但就算这样,姚新海的妈妈都说家里缺了个壮劳力,日子过的太拮据了!”
李良班里有些学生就是从农村来的,十分了解农村的情况,农村里,像马素凤和姚新海家里的这种情况的家庭,实在太多太多了。
大家听着魏素梅老师的描述,感同身受,有些多愁善感的女同学,甚至掉出了眼泪!
“老师,我们能不能给马素凤和姚新海两位同学家捐点款,让他们能够早日回到我们这个大集体里面来!”有人提议道。
大家听了,纷纷热烈响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