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库存解决与招人嫉妒-《重生之我们的80年代》


    第(2/3)页

    李良则很自觉的坐在了门口的位置。

    康毛两位师傅和技术科的人,今天兴致都很高。上午在李良的草图引导下,康毛两位师傅做出来的窗帘和五分裤、七分裤做的很好看,这让他们看到了解决厂里存货的希望。

    厂里今年以来的日子很不好过,职工们都有好几个月不能足额的发足工资了。厂里几次开大会,黄佑军都把责任归咎于已经退休的老书记刘云和工会主席周林军的身上,说他们俩不顾厂里的利益,争权夺利,导致生产抓的不严,问题产品充斥仓库。

    其实厂里的职工都不是傻子,刘云和周林军固然有责任,但身为厂长的黄佑军,难道就没有责任了吗?

    特别是黄佑军身兼书记以后,更是大权在握,他将亲近、巴结他的中层领导全部换到了关键的中层岗位上,而把李双柱这些不讨他喜欢的干部,全部调任了闲职。他的这些做法,厂里的职工全都看在了眼里,只是大多数人敢怒不敢言而已。

    有人早就对黄佑军不满了,技术科的一位老板凳抱怨的说道:“还是咱们科长有办法解决库存的问题,我看咱们厂长呀,争权夺利是这个!”说着,这位老板凳竖了竖大拇指,接着又说道,“但要论起经营厂子来,我看呀,就是这个!”说完,他又伸出了小拇指。

    李双柱知道黄佑军就在隔壁的二号包厢吃饭,他举手示意了一下,说道:“黄厂长在隔壁的二号包厢吃饭,待会我们过去敬一敬他的酒!”

    李双柱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位说黄佑军不好的老板凳,赶紧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大家于是默契起来,只说喝酒的事情,推杯换盏,再也没有人在包厢里面说对黄佑军不满的话了。

    李良很理解这些职工,这些都是老实人,厂长虽然不能无缘无故的开除他们,但如果得罪了厂长,他时不时的给你上点眼药水,就会虐的普通职工不行不行的。大家尽管对黄佑军的作风很不满,小范围的抱怨抱怨可能会有,但绝不会当着黄佑军的面抱怨。

    不过虽然李双柱说了去敬酒的话,但最终没有一个人去了隔壁的包厢敬酒。一席饭吃完,大家很默契的鱼贯出了包厢,骑着自行车回厂里去了。

    李良下午没有跟着去爸爸的厂里,自己能出的主意已经出了,就不要去科里抢父亲的风头了。李良相信自己的爸爸能够搞定接下来的事情。

    后续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一点。

    李双柱当天下午就说服了厂长黄佑军,还与厂长签了一个君子协议,如果李双柱有办法解决厂里的存货问题,黄佑军就承诺给李双柱拨一部分款项支持他们技术科做技术创新!

    这样一来,原本只是技术科科长的李双柱,变成了厂里的半个销售科科长。

    他组织康、毛等一批缝纫技术精湛的老职工,做了一批窗帘、男士五分裤、七分裤出来,在厂里的大门口搭了一个临时的店面,找了厂里几位能说会道的中年妇女,在厂门口做起了卖窗帘、裤子的生意。

    而且李双柱还在儿子李良的建议下,在自家超市的一角,新辟了一小块区域,专门用来售卖窗帘、五分裤、七分裤!

    原本是有质量问题的库存布,在纺织厂能工巧匠的手里,变成了物美价廉的窗帘和男士五分裤、七分裤,知道的老百姓们乐了!

    这个时代,还是个买布做衣服是个需要布票的年代。纺织厂因为是处理库存布匹,售卖窗帘和裤子都不需要布票,而且最关键的是纺织厂几乎定的价格,只比正常布匹的出厂价高一点点。

    这样实惠的价格,几乎在瞬间,就引爆了禾康全县的老百姓的目光。窗帘可能很多人不舍得买,但男士五分裤、七分裤,那可是家家户户的男人、孩子都需要的。有近乎于出厂价的裤子可买,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们,立即选择性的忽略了这批裤子的色差和厚薄不均的问题。

    纺织厂的问题布匹库存在迅速减少,相应的,回笼的资金越来越多。

    按理说,作为厂长的黄佑军,此时应该高兴才是!

    然而,黄佑军办公室此时却是雷霆大作。

    “啪啦!”黄佑军狠狠的把自己桌上的一个瓷都青花瓷茶碗摔在了地上,发出啪啦一声响,吓得坐在他对面椅子上的厂办吴小明一哆嗦。

    “领导,怎么了,消消气!”吴小明劝道。

    “怎么?”黄佑军气道,“你看看厂里这些人,如果不是我同意,他李双柱能够从厂里调集这么多资源,专门从各个车间聚集了一批人给他做窗帘、做裤子吗?现在窗帘和裤子都卖出去了,功劳全变成了他李双柱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