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 分房与电台招生广告-《重生之我们的80年代》


    第(3/3)页

    刘克运的情况和她类似,也是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住。

    这年代的年轻人,结婚时候的最大要求,往往就是希望单位能够分到一间单人宿舍。这样小两口就可以把家安在单位了,不需要和家人挤在一起了。

    李良看见韩淑芬和刘克运犹犹豫豫的表情,笑道:“韩老师、刘老师,你们也去挑房子呀,怎么了,难道对房子不满意吗?”

    “我们俩也能挑吗?”刘克运犹豫的问道,“我和韩老师的家就在县城呀!”

    李良笑道:“刘老师,这都是我为你们特意准备的。只要你们在学校任教一天,就可以免费入住。你放心,不管家在不在县城,都可以选房子的!”

    “哎呀,太好了!”刘克运高兴道,“那我就去挑一间了。我家的老伴呀,好多年前就在我耳边念叨着什么时候能够从学校分配到一间新房子。不过直到三年前我退休,都没分到。想不到如今还没正式在这里上班呢,就能分到一套新房子!明天我就让我老伴过来看看,到时候搬过来,让她老了享享福。”

    韩淑芬则考虑的更深一点,她试探着问李良道:“李良,我选了房子的话,如果不自己住,给我儿子住,行吗?”

    李良听了,心里有点为难。

    他考虑了一会,还是拒绝了:“韩老师,恐怕不行。咱们这里不是工厂,毕竟是学校,而且还是幼儿园。如果是您儿子住在这里,我怕会影响到孩子们的教育,您觉得呢?”

    韩淑芬也就这么一问,见李良拒绝了,理解的说道:“嗯,我懂!”

    李良说的确实没错,这里将来毕竟是学校,而且教师宿舍就在三楼。老师和老师的爱人住在这里还好,如果是外人住在这里,每天进进出出的,难免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营了。

    六位老师,每人都喜滋滋的挑选了一套房子,选好了房子。李良带着心情激动的一班人,开始了筹备明年春天开学的最后准备工作。

    首先就是招生的宣传。

    以前李良宣传自家的超市,都是李良他自己写写画画的,现在有了老师们的加入,就完全不一样了。

    于欣欣老师就很快用到了自己的专长。于欣欣是原苏塘镇中心小学的美术和音乐教师,绘画和音乐功底都很深厚,她去年才从苏塘镇中心小学退休,原来在学校时,学校的宣传板报,基本上都是她设计的。

    如今的幼儿园的招生,李良还是打算采用发传单的方式。毕竟希望之星幼儿园的投入比较多,他对幼儿园的定位,是私人中高端幼儿园,幼儿园的收费,也将会不菲。因此,这次的宣传单,他不准备多发,不会像上次那样,一下子就印了两万份出来。这次的招生简章,他准备只印制个五千份,将县城里的各个机关单位、各大国营工厂、企业的职工、家属覆盖到位就行了。

    这群端着铁饭碗,吃着商品粮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是李良这次发放招生宣传简章的重点目标。

    另外呢,李良还有个主意,他打算去一趟地区行署,找到行署的广播站,通过覆盖了全地区的广播电台,针对禾康县的广播电台用户,做一次针对性的广播电台广告。

    说到广播电台广告,后世可谓是泛滥了。但如今这个年头,李良还没发现有广告的广播。李良的父亲李双柱就很喜欢听广播,以前家里没有买电视机的时候,李双柱每天晚上吃过晚饭,都会打开家里的收音机,准时收听广播节目。直到后来家里买了电视,李双柱也还是没有丢下爱听广播的爱好。毕竟这个年代,电视节目太稀缺了,广播电台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有更多的收听用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