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 针锋相对-《重生之我们的80年代》
第(2/3)页
肖克明虽然是教育局局长,但和县里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关系只是一般般。他能够一步到位从一中校长的位置上直接升任县教育局的一把手,更多的还是因为他在一中的时候,主持出版《中学生学习报》成功,受到地区行署教育局局长冯峰的力荐。
从堂弟那里得知李良家与宋南囯、曾国强关系匪浅,肖克明才打消了一开始直接踢王发根出局的念头,也就有了昨天张学文的传话。
李良也不想和肖克明撕破脸,听到肖克明的挽留,顺势又和小舅王发根坐回到了位置上。
“肖局长,那你的意思呢?”王发根问道。
“要不这样吧,我们教育局还是投入叁万元,不过这钱呢,不入出版社的账目,不作为流动资金,而是直接给你们。股份呢,我们还是要50%。发根你就委屈点,占股26%好了,一中那里调整为24%。你们看怎么样?”肖克明说道。
这就相当于县教育局直接从李良他们手里买股份了,原来一万元对应的51%的股份,现在变成了26%的股份和额外的叁万元钱。单从投资的角度,李良的这笔生意大赚呀!最悲剧的还是禾康一中,被教育局这么坑,不但股份少了一半,还一分钱补偿都没有。不过谁让一中是县教育局的下属单位呢,这件事上,不管教育局怎么处理,都没有一中领导说话的份。
王发根心中一喜,替外甥高兴。这笔投资,外甥赚大发了。他抬头看了看李良,示意李良说话。
李良笑道:“肖局长,我小舅其实不缺钱。三万块钱,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对于我小舅来讲,算不了什么。要不这样吧,教育局一定要优势股份,我们也不反对。钱我们不要了,你给我小舅一个民办托儿所的办学资格,另外给我们解决二十个正式的事业编教师编制;对了,还要再划一块地给我们兴建托儿所。”
肖克明听了李良的话,心里一愣。想不到李良的野心这么大,居然想自己办学。即使是办一个托儿所,这投入也够大的了。
不过呢,给他一个办学资格不是什么大问题,划一块地,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这二十个正式的事业编教师编制,就实在是有点难度。
肖克明为难的说道:“这不可能,现在上面没有这样的政策!”
“校长,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可能的事情!”李良不肯退让。
“发根同志,你的意思呢?”
肖克明想迂回问王发根的意见。
“肖局长,我外甥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王发根笑道。
“李良,就不能商量商量?”
“肖局长,我相信您也看到了,这份《中学生学习报》气势已成,只要保持这样的水准一直办下去,我小舅在家里等着源源不断的分红就好了。现在他肯让出这么多股份,已经牺牲很大了。”李良诚恳的说道。
这一点肖克明自然知道。
他点点头:“既然这样,给你们一个托儿所的办学资格,这个我可以做做工作。给地的事情嘛,我们教育局在城关镇中心小学旁边倒是有一块10亩左右的荒地,你们的股份,可以用这块荒地来折抵。但是这个教师编制,我真是无能为力呀!
现在从各地返城的知青,再加上咱们县每年初高中毕业的待业青年,编制实在紧张呀。就是我们教育局内部,现在还存在相当一部分没有正式编制的民办教师,你要20个教师编制名额,实在是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之外了。除非~~”
说到关键时刻,肖克明顿了顿。
“除非什么?”
“除非能向县里和地区行署教育局申请一些额外的编制指标给我们教育局!”肖克明说道。
他说完就用眼神示意王发根和李良舅甥俩,意思很明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