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问计于良(二)-《重生之我们的80年代》


    第(2/3)页

    刘老师很高兴,她现在每月的工资才28元,花几天课余时间画几幅年画,就赚到了10块钱,她心里美滋滋的。至于材料,都是用的学校教学用的纸笔,成本几乎为零。她接了辛苦费,高兴的答应李良,只要还有需求,她可以帮忙继续画。

    王发根和李双柱忙凑在桌子上,欣赏着一幅幅年画样品,嘴里啧啧称奇。

    现在这个时代的年画样式比较少,大家挂的最多的是东方红主席像,或者是工农兵大团结组图,也有的是娃娃抱鱼,寓意年年有余。到了后世,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后,对于精神文明也更为注重,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年画样式开始出现。

    李良设计的年画有较为新式的胖娃送子图,寓意财富的财神送喜到,还有寓意松鹤延年的迎客松等。这些年画在90年代极为常见,但在刚刚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是开了先河的,李良相信绝对可以抓住现在人们的心理。

    春联市场也同样如此,如现在常见的伟人诗词作为春联‘春风杨柳晚秋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还有庆祝旧时代过去后的代表如‘喜气洋洋过春节,身强力壮迎长征’、‘四化美景振人心人心思跃,公报春风拂大地大地生辉’。

    总而言之,80年代初是个精神文明十分贫乏的年代。贫乏到什么地步呢,举个例子,比如碰上乡里的电影放映员下乡放映电影,那么周边几个村子的人家肯定是早早吃完晚饭占领好有利位置。大家夏不怕蚊虫叮咬,冬不怕风霜雪打,只为了看场露天电影,即使这部电影可能是已经看过好几遍的‘地道战’、‘地雷战’等老电影。

    李良写了个小本子的春联词,递给王发根道:“小舅,你看这些春联词怎么样?”

    王发根放下手里的年画样品,接过李良递过来的小本子,念道:“万事平安幸福年、吉祥如意拜年顺,人和家顺百事兴、富贵平安福满堂,新春福旺鸿运开、佳节吉祥如意来,日子红火喜迎门、天随人意福星照,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云开,开门迎春春满院、抬头见喜喜事多,迎新春年年如意、接鸿福步步登高~~~~”

    喜庆的横批也写了一些,王发根没有继续往下念,他情不自禁的赞道:“良子,你这颗脑袋是怎么长的,写的太好了。就算没有你的学习材料,舅舅相信也可以打开销路。”

    这时候王秀娟已经和兄弟媳妇刘菊英做好了饭菜,李萌也下了班。大家都不忙着吃饭,拿着几张年画看了又看,对着春联的诗词念了又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