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铁甲轰鸣》


    第(2/3)页

    “这个,倒真要谢谢长官你了。”托温笑了起来,“科迪亚克级战列巡洋舰,原本的设计,只有少量逃生艇,是专门向自然人船员提供使用的,克隆人并没有进入逃生艇的资格,哪怕是我这样的高级克隆人也同样没有资格使用那些逃生设备。因为那些设备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给克隆人使用,所有的逃生设备,哪怕是有多余的空位,克隆人也没有使用的权利。我们只是战舰上的一个零件,一个设备而已,没了,再造就行了。你以为我为什么会以克隆人的身份,提升到准将的位置?那不过是因为我不想因为就这样毫无价值的白白死掉,才不得不一直拼命,拼命打赢每一场战斗,让自己活下来而已。到是到了这个世界后,你却让人给科迪亚克级的设计图上增加逃生设备的数量,保证至少能一人一座,这才是被击毁、击伤的那四艘船上的弟兄们大多能活下来的主要原因。”

    “这个么……大概是和你们原来那个世界的价值观有些不同吧。而且考虑到我们整个组织就是靠克隆人维持起来的,尤其是经验丰富的克隆人老兵,其拥有的价值也不是那些才出培殖舱的新兵们能够相比的,那也能算得上是一笔不菲的财富。再说了,这世界所有克隆人士兵都是我最忠诚的部下,你们为我服务,我自然也要保护好我的部下。加装飞船上的逃生设备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如果不是因为科迪亚克级是旧有的设计,很多地方无法满足在不影响结构与防御能力的前提下加装逃生设备的需求,这次能逃出来的人应该还会更多……三成的伤亡率啊。”

    “至少还有七成的人活了下来,长官。”此时反倒是托温安慰起林海来了,“这比起我们以前只要有飞船在交战中被摧毁,上面的克隆人无一生还这种情况来说,现在的情况可是要好得多了。科迪亚克级因为设计上的问题无法加装更多逃生设备,但全新型的海巨兽级,就我看过的资料上来说,不光能保证一人一座,还能保证一人两座,甚至飞船各处都有逃生设备,不管人在什么地方,只要需要弃船逃生,就一定能找到逃生舱或者逃生艇。这一点,据我所知,也是长官你向凯恩博士提出的要求吧?”

    “这个倒不是我的功劳,那是凯恩博士自己想到的问题,我只是在他修改设计图的时候提醒了一下,让他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多准备一些逃生设备,以防飞船在交战中出现部分逃生设备故障而无法使用而准备的后备手段罢了。”林海摇摇头说道,“三成的人员损失,那可是六百人的阵亡啊!从铁鹰成立到现在,我们什么时候一场战役就损失掉过那么多克隆人部队的?那些防卫团的征召兵就不说了。星际战争还真他娘的可怕,同等规模下,阵亡人数远比地面战多,我很难想像你们和机器人交战时,那种数百艘星舰规模的交战,一次就要损失掉多少兵员!”

    “这个么,反正我印象中的最大一次太空战战役战损数量,自然人战死一万七千多人,克隆人战死了有八十多万人吧,虽然说主要因为当时有轨道空投的作战计划,导致很多船上有搭载大量地面部队,而克隆人又没有资格使用逃生设备才导致损失如此之大。”托温耸肩回答道,“这还是我们一直控制着制宇权的情况下,一旦让那些机器人得到发展太空武力的机会,那个阵亡数量可能就会再翻上个十来倍吧。”

    “我们现在的情况就很有可能变成那个样子。一仗就战死了八十多万人,我们手上眼下总共才只有二十万人啊……”林海说道,“思晶人在地面上的作战目前进度缓慢,除了纽约战役和费城战役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只是处于在和人类小打小闹的规模上。但是在太空中,它们可是动作频频,不断的在与我们发生交战,而且每一次的交战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我们一旦失败,就会牵连到地面作战,这个世界的人类可以算是基本无法抵御轨道炮击这类攻击方式。我们也不可能满世界去修那些行星防御基地。那样并不能真正的抵抗住轨道打击。”

    “我听说你打算向各国提供太空星舰制造技术?是考虑到我们的舰队规模始终不大的原因吗?”突然,托温提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打算让其他势力也为我们分担一些压力?”

    “除了因为‘利维坦号’被人看到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就如你所说的那样,我们人手不足,主要是最核心的克隆人部队人员不足,就算我们现在采用了不少先进自动化技术以减少各处对人员的需求,但我们仍然不可能将二十万人全部都派去操控星舰,那些后勤、补给、维护之类的部门同样也需要人来操作。而且我们还必须保持一支数量至少在万人规模的地面部队,纯粹的克隆人部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那种,无法动用太空武力时的残酷地面战争。这场战争无法单靠我们自己来打赢。只有我们自己的话,是打不赢这样一种星际间种族战争的。”

    “既然你明白情况,那么对于向其他势力提供太空技术后可能出现的对我方不利的情况,也应该有所准备了吧?”

    “这是当然。”林海点点头道,“这方面我还需要你和凯恩的技术指导。一来,这个世界的人类,直接向他们提供太空技术,以人类自己的工业制造能力,想要在还在战争的情况下建立一支人类自己的太空舰队,那基本上就是白日做梦。不说思晶人给不给人类增强军力的机会,单是人类自己的生产力,根本就没有办法在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制造出足够派上用场的星舰,而且培养一名星舰船员,可不同于培养水面舰艇的船员,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只会更多,如果以人类以前那种培养太空宇航员的培养方式和速度,只怕十年都培养不出一支普通规模太空舰队所需要的所有人手。那样可就更谈不上用来战斗了。所以我打算由我们来制造一批星舰,直接提供给盟友势力和正被我们控制的GDI,让他们全力培养合适和足够的船员就行了。这样就像是我们的地面部队里,克隆人核心部队与征召的外围防卫团的关系一样,我们提供给其他势力的星舰就会成为我们战力的一种补充手段,让他们帮我们分担一下思晶人太空力量带来的压力。还有,这批星舰的性能与质量,自然是不能和我们自己使用的相提并论,而且我们还会在星舰的系统内留一些手段。人类如果不翻脸,那大家自然相安无事。但只要他们一有异心,我们就能在短时间内瘫痪并歼灭他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