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运河7-《宋春归》


    第(2/3)页

    这种争论,就是争到明年,也不会有个结果。虞慎犯难地看看周南,将自己手里的纸递给周南。周南接过来,见上面大致列了三种办法:洗田、煮田、肥田。三种办法对应的人数、发起人、后续问题都有记载,可见虞慎是认真去核实和记录了。

    周南扬着手中的纸大声说道:“眼下诸位分而总之,就是三法,结果如何,争执不下。我有一法,不如诸位分作三组,进行治田比试。按治田之法分组共事,各依其法,治田最好的,发起之人录为将作监事务官,官职七品,随从之人为将作监农匠,月俸两贯。其余工匠,本驸马也会酌情赏赐。不知诸位可愿一试?”

    这些农师最初应征的时候,只是以为是朝廷招募他们去种田,薪值从优。还以为就是让他们去种田,最后多少给些铜钱。没想到种的好的竟然还能做官,如果没有得到第一,只要干得好,仍然可以得到驸马的赏赐,这样的美事谁不愿意做啊?!

    一阵兴奋的低语过后,有人在下面小声说道:“可治田之事非一日之功,如何评说好坏啊?”

    周南笑着说道:“是成是败,想必诸位心中自有公论。再者,我会从村中选出人来,由村中人进行评判。以一年为期,一年期满,进行评定,或是未到一年之期,已有公认最好治田之法。由此选出得胜之人。”

    “驸马处事公道,我等自然信服。”“驸马吩咐就是,我等这就开始治田!”

    “牛二哥,你还不来俺们这一组,也好得些赏赐,哈哈哈!”下面的农师纷纷说着,有的人已经急不可耐的准备分组了。确实如此,都是种田的,到时候,谁治理的田地能种田,大伙心中自然有数。即便因为私心,还有作为公正人的村寨里选来的人进行评判。要想获胜,治理好田地就是了。

    “如此甚好。”周南满意地看着这些农师的气势,对虞慎说道:“按照各自办法,先分组吧!”

    虞慎接过自己记着的那张纸,大声念道:“李三洗田一组,共有十四人;刘老七煮田一组,共有九人;易州韩志肥田一组,共有……一人。”下面哄然大笑,那个易州农师却仍是毫不退缩。虞慎又大声念道:“余者六人,不会治田,只懂种田,未曾选治田之法。治田各组已然分派完毕,请先生示下,如何开始治田?”

    周南对身边的小九说道:“去请翟村长来这里议事。”小九见周南吩咐,立即飞奔而去。不一会儿,翟村长便随着小九赶了过来。

    “翟村长,适才我等已将治田之人分作三组,即日开始治田。只是治田要有田地,我看你这三水村,三面环水,正好拿来治理。寨村长可肯拿出地来,给农师们治理?”

    翟村长忙说道:“这都是贵人为俺们小民谋生路,如何不肯?!贵人不必和俺们商议,小老儿和族人们听凭贵人差遣就是!”

    周南见这位村长说话爽快,笑道:“用了你的地,耽误一年光景,我也不会不通情理。你这村里共有田地多少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