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嬴政一行人离开乌金之海后向南走了一日,随即向东折返,穿过了茫茫的草原,又到了东边的黄河边。众人渡过黄河,又向东行了半日,乌顿告诉嬴政等人,再向东就是赵国的雁门关和云中郡了。 “前面十分危险,大王就不要再向前了,还是从这里向北,在下请大王到我们匈奴王庭做客!”乌顿对嬴政道。 “既是李牧驻防之地,寡人就更要去瞧瞧了!贵使且先归去,由我等自定行程吧!”嬴政道。 “大王一定要去,可从雁门关北绕道东行,若要入关进城,还是要小心才好!”乌顿道。 “无妨!谢贵使一路作陪,贵使请便!”嬴政道。 乌顿走后,嬴政一行到了雁门,又从雁门到了云中,姬丹告诉嬴政,再向东就是昔日燕国的上谷郡,眼下也已经是李牧的治所了。 “内兄这一路走来,可有什么想法?”嬴政对姬丹问道。 “我的老师鞠武曾经对我说过:秦得巴蜀而不败。今赵人得了北方广袤肥沃的土地,因而能够西抗秦而东伐燕!愚兄以为,如果能够端除李牧,赵国失了战略后方,国力必定大减,莫说抗秦,伐燕亦无可能!”姬丹道。 “内兄所言不错,既是如此,你我何不同心戮力,共同铲除李牧!” “愚兄只怕心有余而力不足!” “经此一行,寡人觉得只要拿下雁门,赵国就会失去整个北方!如果燕国从东面近攻,我秦国从西面近攻,东西合击,雁门难保!” “雁门险要,那李牧又善于用兵,大王可有取胜之策?” “赵人据险而守,故而守城士兵不多;雁门又处在赵国后方,李牧眼中只有晋阳和长平等地,不会想到有人会打雁门关的主意!” “好,愚兄归燕之后,就请大王出兵!” “你我就此分别,来日在雁门相见!”嬴政遂于姬丹告别。 嬴政回了咸阳,将秦燕奇袭雁门的作战意图告诉了吕不韦,吕不韦道: “秦人东出,不取新郑就取邯郸,大王舍近而求远,去夺偏僻的雁门,此为何故?” “昔日寡人拿下管邑,对韩国犹如抽丝剥茧,今日攻取雁门,乃是对赵国釜底抽薪!” 吕不韦闻言沉思了片刻,皱眉道: “大王所言不错,一旦赵国失了雁门,后方不保,因此即使大王夺了雁门,李牧必定要拼死夺回去,雁门也难守得住!” “如果燕人从东边近攻云中和上谷等地,我秦国再取九原等地,以赵国眼下的能力,必定顾此失彼,难以挽回败局!” “大王说得都对,但微臣还是觉得眼下不宜大肆用兵,暂且缓一缓吧!” “仲父!寡人就要加冠了,还不能做主吗?” “大王现在还没有亲政,军国大事还得微臣把握!” “仲父,寡人没有亲政也是王!如果姬丹说服了燕王出兵,仲父还要执意阻拦寡人,寡人不做这秦王了,仲父自己来做吧!”嬴政怒道。 “微臣不敢!”吕不韦连忙下跪道。 半月之后,姬丹派人捎来消息,言燕王有意出兵五万,与秦相约合击雁门。嬴政又问吕不韦要兵权,吕不韦无奈,对嬴政道: “大王要取雁门,微臣并无异议,只是大王不可亲自带兵,还是让桓齮或者王翦去吧!” “寡人亲自去了雁门诸地,心中有数,才要亲自带兵,这次寡人非去不可!”嬴政一上来就摆出不屈不挠的姿态来。 “好好好!大王要亲自带兵也无不可,但要答应微臣一个条件!”吕不韦无奈道。 “仲父请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