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秦燕合力灭赵?真能如此,丹岂有不从之理?只是父王十分倚重将渠和乐间二人,怕是不愿伐赵!” “燕王得了赵国城池才会加入合纵,如果能够得到十倍的赵国城池,又怎会不肯伐燕?” “此言有理!父王素来不喜欢赵王偃,未必不肯伐赵,不知大王有何妙计,能够灭了赵国?” “赵国分为南北两处,庞焕主邯郸之兵,李牧主代郡之兵,今赵人伐秦,必倾出邯郸之兵,如此邯郸空虚,只需数万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即可拿下!一旦五国伐秦,寡人将使蒙骜以二十万人马拖住联军,暗中分兵二十万奇袭邯郸;燕王可出兵十万假意伐秦,到时候拦住回援的赵军主力,扰乱联军部署,再以十万人马挡住南下的李牧大军,邯郸必破,赵国必亡!” “此计可行!”太子丹点了点头道: “父王理应同意!” “丹兄可即刻返燕,说服燕王!” “丹乃质子,如此归燕,大王真的这么信任丹吗?” “你我亲如兄弟,我不信丹兄,还能信谁?即使秦燕交恶,我要丹兄一命又有何用?” “既然如此,丹愿意归燕,说服父王!” “为防泄密,丹兄还是秘密归燕较为妥当!” “这个自然,只是┄┄”姬丹迟疑道: “只是大王此计可有与丞相商议过?” “尚未与仲父议过!” “待大王与仲父议好了,丹然后归燕,如此可好?” “就依丹兄所言!” 嬴政急忙召来了吕不韦,向他说明了自己的计划。 “兵者,诡道也!大王之计虽好,只是过分依赖于燕人,难保燕人靠不住啊!”吕不韦闻后道。 “燕赵素来不和,剧幸丧命,卿秦被俘,皆出于赵人之手,燕王岂能没有灭赵之心?” “好,就依大王之计!”吕不韦果断答道。 姬丹秘密回了燕国,先去见了他的老师鞠武,鞠武闻后对姬丹道: “前番大王伐秦,微臣不同意,今日太子殿下伐赵,微臣亦认为不妥!” “老师此话怎讲?”姬丹疑道。 “愚师说不好,愚师不喜欢出尔反尔的人,亦不喜欢使用欺骗的手段谋取利益!秦王之计虽好,但将我燕国推到了悬崖边上,实在是危险啊!”鞠武叹道。 “果真灭了赵国,我燕国就能得到大片的土地,又怎会在悬崖边上?” “如果灭不了赵国呢?我燕国失信于天下,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啊!即使灭了赵国,我燕国亦失信于天下,秦乃虎狼之国,他日难保不会伐燕,到时候又有何人能救燕国呢?” “老师想得太远了,眼下灭赵总是利大于弊!”姬丹不以为然道。 姬丹随后和鞠武一同见了燕王,燕王闻后觉得可以联秦伐赵,遂召来了丞相将渠和大将乐间相商。 “昔日赵国兵败于长平,国中仅剩下些老弱残兵,老秦王数度攻打邯郸仍不能克,今嬴政小儿如何就能攻下邯郸,灭亡赵国?”将渠道。 “听闻邯郸有胡刀骑士数千,又有太行山隐士高人助阵,加上邯郸城城高墙固,并不容易攻打!李牧在北方屯兵二十万,皆是久经沙场的能征善战之兵,数日内即可南下,以我燕国十万兵马岂能挡得住?”乐间道。 “丹在秦国数年,深知秦王之能,老秦王做不到的,嬴政未必不能做到!如果我燕国十万兵马挡不住李牧,出动二十万兵马又何尝不可?”姬丹道。 “以举国之力火中取栗,末将深以为不妥!”乐间道。 “厉害并不在这里,此计应出自吕不韦之手,想来那嬴政小儿并无这等远见!”将渠摇了摇头道: “大王和诸位想想,倘若我燕国和秦国如愿取了邯郸,灭了赵国,那么接下来要灭亡的一定是韩国和魏国!齐国偏安一方,我燕国与秦成了盟国,秦国攻打韩魏之际楚国能救得了吗?等到秦国取了韩魏,七国成了四国,而秦独占一半天下,如此天下形势一目了然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