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启封天下 第一百五十八章 冰封秘境-《天机七隐传》


    第(3/3)页

    “等等,我想想办法!”晏舜道。

    “我有办法!”褚镜尘说完,后退了几步,拔出湛泸剑,使出了“气贯长虹”一招,将湛泸掷向石壁而去。

    众人闻得轻轻一声脆响,几块石屑飞溅开来,湛泸稳稳地钉在了石壁上。

    “好剑法!”晏舜赞道。

    “更是好剑!”王诩也赞道。

    话音刚落,晏舜手拿火把飞身而上,第一脚踏在了湛泸上,借力向前一跃,右手扒住了石壁上最低处的一个小孔。湛泸钉入石壁之时,晏舜就明白了褚镜尘的用意,因而飞身上了石壁。

    晏舜凭借这个孔位,又上了更高处的另一个孔,不一会儿,就到了最高处的一个孔位,将火把插在了孔里。褚镜尘依法炮制,也将一根火把插入了孔中。片刻之间,两人在石壁上插上了数支火把,石壁亮了起来。

    晏舜从石壁上飞身而下,只看了数眼,就随口道:

    “这是九宫八卦图啊!”

    “这也太明显了,谁看不出来!”褚镜尘道。

    “这九宫八卦图的确很明显,你们还看出了什么?”王诩笑问道。

    “也没什么玄机啊,不就是几个孔吗?”晏舜道。

    “玄机就在这孔上,你们再仔细看看!”王诩道。

    “每个方位有四个孔,你们看这孔的形状和位置!”栖露提醒道。

    “我看出来了!”鲁仲连高兴道:

    “每个孔正好对应了一个四足方鼎的四只脚!”

    “九鼎?”晏舜疑道。

    “的确是九鼎,原来九鼎的秘密竟在这里!”鲁仲连道。

    “鲁兄见过九鼎,自然容易看出来,但这也算不上什么高深莫测的玄机啊!”褚镜尘觉得似乎有些太简单了!

    “玄机绝不止于此!你们觉得,九鼎和这些孔如何对应呢?是任意对应还是有特殊的顺序呢?”王诩道。

    “应该有顺序吧,岂能任意摆放!”鲁仲连道。

    “九宫在天与九星对应,在地与九州对应,九州又和九鼎一一对应,这也不是难事,但问题在于,即使对上了,又能说明什么?难道是将九只大鼎要尽数搬到这石壁上去吗?更大的问题在于,果真搬上去了,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南阳子道。

    “九州和九鼎原本就是一一对应的,但九宫和九州的对应还要看是按方位对应和按时节对应,按时间和空间对应可能有些出入,待我回去仔细想想!要想将九鼎搬上这石壁,本身就不容易,一旦放错了一两个位置,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石申甫道。

    “不会要山崩地裂吧?”晏舜道。

    “那可说不准!不管怎么说,总算现在知道那九鼎的用处了!”鲁仲连道。

    “可如今九鼎沉没于黄河之中,也无法捞取了,多说无益!”褚镜尘道。

    “我想起昔日公孙鹤处心积虑要夺取九鼎,难道他知道九鼎有这个用处?”栖露疑道。

    “以前他肯定比我们要知道得多些!九鼎是世人所知的黄帝流传于世唯一的物件,它的意义目前来说应该就体现在这面石壁上,但它真正的意义我认为是在这石壁后面,或者在此处某个地方!你们想想,我们一路过来,并无什么机关之类的陷阱,几乎都是原始环境,毕竟在黄帝那个久远的年代,还没有像大秦地宫底下的那些机关,所以这个地方的确和皇帝有关,这面石壁也很可能出自于黄帝之手!”王诩道。

    “依昔日甘德道长和师父琼芳大师所言,很可能和女娲造人的秘密有关!”栖露道。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天大的秘密了!”王诩道。

    “这里应该是有人来过的,我们绝不是第一个!姜太公曾经得到过九鼎,以他的本领,要进来也不难,他为何不解开这石壁后面的秘密呢?”南阳子道。

    “传言天下八百年后归于吕氏,难道他将这个秘密留与他的后人来解开?”鲁仲连道。

    “那他为什么要留给他的后人呢?”晏舜疑道。

    “那谁知道呢?也许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也许他和你一样害怕山崩地裂?也许他根本不想解开这个秘密!”鲁仲连道。

    “火把就快要熄了,我们还是赶紧离开吧!”褚镜尘突然道。

    “是了,我们先离开再说!”王诩道。

    众人看看火把的火势的确明显减弱,不敢久留,于是快速原路返回,一直到了冰湖之下。

    “来时有条水路岔道,我们再沿那条水道过去看看!”王诩对众人言道。

    众人应允,大家一起上了小船,向另一条水道行去。不一会儿,还是南阳子第一个感觉到了缓步神力的作用。如前番一般,石申甫还是放出了灵鸦探路。

    灵鸦良久未返回,众人一等再等,还是不见独眼灵鸦的影子。众人想不出灵鸦未归的原因,不敢再冒然向前,商议了一阵,别无他法,只得作罢返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