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先生可能回答他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在下无法回答!”公孙龙不屑道。 “石头木头哪来什么善恶,这不是故意刁难人么?”堂下有人窃窃私语道。 “先生说了半天,无非是想说:世间本无善恶,善恶只在人心!可是这个论点?” 鲁仲连道。 “正是!”公孙龙果断答道。 “既是如此,又何必绕那么个大弯子,是怕在座诸位听不懂吗?” 鲁仲连道。 “那我请教这位公子,石头和木头哪个善,哪个恶?公子既认为人性本善,也请一并赐教!” 公孙龙生气道。 “在下回答不上来,在下也无法赐教!但在下认为,善恶不在人心,善恶存于天地之间!” 鲁仲连说完抱拳行李而退。 “好一个善恶存于天地之间!说得好!”殿中有人称赞道,随后议论一片,孟子拍案言道: “二位少年之辩十分精彩,令人叹服!老朽以为,或许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我在此也替二位公子问诸位一句,石头和木头有善恶否?如果有,那么哪个善,哪个恶?” 孟子话音刚落,殿中一老者轻轻一拍案几,众人见是墨家前辈高何,都等着他发言。 司礼官发话后高何道: “我墨家祖师事鬼敬神,曾经有人嘲笑祖师‘心中有鬼’!圣祖笑答道:‘鬼神存于天地之间,倘若我的胸怀能够装得下天和地,鬼神就在我心中!’公孙先生认为善恶在于人心,而我亦认同善恶存于天地之间的道理!世间之事,我们往往难辨是非,难分善恶,但善就是善,恶就是恶,无论我等怎么认为,它也如同山河一般存在于天地之间!” 高何还未说完,殿中响起一阵掌声!高何接着道: “人有善恶,鸟兽有善恶,善恶既存于天地之间,木头和石头岂无善恶乎?即使我等难辨其善恶,但不代表它们没有善恶!” 高何说完后坐了下来,孟子接着道: “此番言论惊天动地!高何先生不愧是墨家前辈,今日老朽也是受教了!天地存善恶,人性也有善恶!四十多年前,老朽说不过商鞅,但老朽心中从未认输过,老朽从来不愿意承认‘人性本恶’的观点!一旦承认了这个论点,人们就很容易为自己所做的坏事和恶事到借口,不愿意真心实意去做善事!老朽之所以坚持‘人性本善’的观点,就是希望世人能以此为信仰, 将‘善’作为我们的本性,作为天地之间存在的道,如此人们才能看到希望,人间才有温暖!那商鞅自认为一代英豪,最后却被车裂而死,又岂不是因为心中无‘善’呢?” “大人┄┄大人!”有人未经拍案大声打断了孟子的话。 “请拍案发言!”司礼官道。 那人听罢,拍案道: “祭酒大人,今日既是百家争鸣,各人各家有话说话,就事论事,可不能煽动人情,哗众取宠!在下虽是法家无名之辈,也不能让人随意数落我法家前辈!”此人是来自韩国新郑的贵族韩庚。韩庚是韩非子的叔父,对后来的韩非子成为法家大成者影响颇深。 “韩先生又岂是无名之辈?老朽言语得罪了!”孟子谢罪道: “既是如此,我等仅论善恶,在场的诸位都可以畅所欲言,不必顾虑!” “祭酒大人,我能发言吗┄┄?”众人只听到一个孩子的声音,却看不见人。 “让让,让让!”一个十岁上下的孩子好不容易挤了出来,对孟子拜道: “孟子老师,我能不能说话?” 孟子笑了笑,还未作答,旁边的司礼官轻声喝道: “荀况!我认得你,今日老师们说的都是正事,你赶紧下去!” “不打紧,他可以说!”孟子拦道。 “我说了若是大人不高兴,会不会罚我?”荀况又问道。 “你说,断然不会罚你!”孟子心中有些惊讶道。 “父亲每次罚我的时候都会跟我说‘事实胜于雄辩,你还狡辩!’,请问诸位大人,是这样吗?”一个稚嫩的声音问道,殿中不少人听后哈哈大笑,连忙应道: “是的,不错!” “既然商鞅以事实赢了孟子老师,老师若要赢他,也只有靠事实说话!诸位大人个个言辞激昂,却说不出事实来证明人性本善,岂不都是废话!”荀况对孟子说完,转过身来对众人道。 众人一听,大殿内忽然间安静下来,没想到一个孩子竟然说出这番话来! 荀况稚嫩的双眼看了看众人,又转身对孟子道: “祭酒大人是个善人,但大人居于庙堂之上,有吃有穿才能行善!管子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世间虽然不乏善人善事,但有多少人能够饿着肚子行善呢?我想即使是祭酒大人,在饿肚子的时候也不会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他人吧?如此又怎么能用事实来证明人性本善呢?” 孟子一听愣在那里,没想到一番慷慨激昂之词竟让一个孩子问得哑口无言。正在迷茫之时,韩庚拍案言道: “这孩子说得不错,事实总胜于雄辩!放眼当今天下,诸侯征伐不断,世间杀戮连连;世人尔虞我诈,唯利是图;而天下行善之人如黑夜之萤火,寥寥无几!究其根本原因,乃是‘人性本恶’之故!孟老先生有君子之德,但人性本善也只是一个愿望,并非实情!” 堂下一阵窃窃私语,正在此时,宋钘拍案而起,大声道: “诸位,宋钘来说几句!” 宋钘是道家高人,颇受人敬重,殿中不少人认得他,于是都停了下来听他说话。宋钘说道: “刚刚公孙龙先生说‘善恶在于人心’,而鲁仲连说‘善恶存于天地之间’,在我道家看来,这两者并不矛盾。倘若一个人如墨子般心中能够装得下天地,善恶既在天地之间,也在他的心中!祭酒大人的‘人性本善’之论,要想在事实上胜过商鞅的‘人性本恶’之论,大家心中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实!倘若事实就是人性本恶,世间必定杀戮不断,世人必定遭受苦难,世道必定陷入轮回,而最终只有走向毁灭!只有人性本善,流血才会停止,掠夺才会消失,欺诈才会减少,光明才会留驻人间!” “如此说来,终究是‘人性本恶’了?”旁边有人问道。 “人性本善,必须是人性本善!”又有几个人嚷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