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昔日苏秦佩六国相印,用合纵之法,使秦十五年不敢东出函谷关!人言合纵则楚强,连横则秦胜!诸位大臣以为如何?” “合纵连横之法,此一时彼一时,今日我楚国尽得吴越之地,地大人广,兵多将勇,齐、秦亦不可比!”老臣上官莫敖傲然说道。 楚王一听,觉得有理,遂点了点头,一些大臣一见,也跟着点头附和。田文见此情况,厉声道: “齐自然不可比,秦就未必了!当今天下,秦楚独强,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二虎之间,必有一战!如今齐、韩、魏、赵、燕五国,不过是在二强之间站队耳!今若秦楚联姻,强强联手,五国必然惧怕,因此我齐、韩、燕、魏、赵五国必然联合一致以拒二虎!秦国远在关内,五国必然先击楚而后抗秦,如此楚国必受战事拖累,秦国则可乘机北扫义渠,南定巴蜀!此中厉害,不言而喻,诸位思之如何?” “公子所言有理!二虎之间,必有相争!倘若齐楚联盟,何惧强秦耳!”昭阳令尹道。 “秦乃虎狼之邦,又有燕魏附和,若是秦楚联盟,齐、魏、韩三国必定率先联合制楚,使楚受累,秦则坐收渔利!今张仪用连横之策,乃缓兵之计,必欲各个击破,图谋天下!请大王三思!”田文又道。 楚王一听,觉得此人说得十分有理,然而他已经答应了郑袖和张仪秦楚联姻之事,实在是骑虎难下,左右为难,因此沉默不语。 屈原听到这里,已经憋不住了,按常理来讲,这种场合还没他讲话的份!屈原见楚怀王沉默不语,立即站出来说道: “启禀大王!如今我楚国尽数得了越地,他日若是再取巴、蜀、苴三地,疆域辽阔,横跨东西,必立于不败之地,此乃楚之大计,请大王不要犹豫,速做决断!” “昔日多番伐蜀,已耗损我楚国不少元气,不提巴蜀也罢!再说取不取巴蜀,与秦楚亦或是齐楚联姻又有何干系?”冯郝道。 “秦欲称霸天下,必取巴蜀,以充实国力!今若姻秦,齐魏韩三国必联合抗楚,牵制楚国兵力!秦趁机进击巴蜀,楚既不能救巴蜀,亦不能得巴蜀,必失巴蜀之地!”屈原朗朗说道。 “休得胡言!汝一黄口小儿,安敢妄论国事,大王自有主张!”上官莫敖出来说道。 “你┄┄你┄┄!”屈原正欲骂人,却见昭阳大人摇头示意,硬生生的把话憋了回去,气得站着一言不发。 “好了,好了!今日寡人偶感风寒,身体不适,暂且退朝,改日再议!”楚王见大家相争不下,自己也是难以决断,于是借口散了朝会。 上官莫敖大人一下了朝,就去向郑袖通报今日朝中之事。郑袖一听骂道: “老匹夫!又来插手我的事,当真以为我怕了他不成!” “娘娘息怒,大王未作表态,老匹夫并未得逞!” “此次我必要与他见个高低,他若不倒,我郑袖誓不为人!” 上官莫敖与昭阳令尹乃是政敌,一听之下火上浇油道: “娘娘若是下了决心,我上官氏绝对站在娘娘这一边,与他周旋到底!” 郑袖平了平怒气,遂冷冷问道: “田文是何人?齐国何时出了个这样的人!” “乃是田婴幼子,齐威王之孙!因出生于五月五日,田婴弃之,其母不舍,将其抚养成人!后因其能说会道,博得田婴赏识,才重新认他做了儿子。” “年纪几何?如今下榻何处?” “二十出头,就在郢驿下榻!” “我且收拾了这田文再说,回头再与那老匹夫理会!” 郑袖心中顿时有了主意,立即准备施行她的驱虎吞狼之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