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章节已被锁定-《疆南魂》
第(3/3)页
黄小丽能当上住建局副局长,全亏齐建中极力举荐。时任组织部部长的齐建中在一次酒桌上认识了黄小丽。黄小丽人懒嘴不懒,拍马屁那可是行家里手,再加上能喝点酒,把齐建中拍的神魂颠倒,之后便推荐给了她一个副局长的位置。
无知的膨胀,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得知住建局的局长马上要挪位子,黄小丽的心里开始痒痒,把希望又寄托在齐建中身上。
“齐书记您好,我是黄小丽,可以进来吗?”黄小丽轻轻敲了敲齐建中办公室的门。
“老乔你先回去吧,我这还忙,有事再联系。”齐建中正在听乔杨林报告闵浩然和英尔古丽已经上钩的事,见有人敲门,便打住声音,喊了声“进来。”
“那我先走了齐书记,有事您吩咐。”乔杨林说完起身便走。
“不好意思齐书记,我来的是不是不是时候,打扰到您工作了?”黄小丽和往外走的乔杨林微笑地招呼了下蹑手蹑脚地进到办公室,顺便把门掩上。
“没关系,坐吧,你找我有事?”齐建中正了正衣服,端坐起来。尽管与黄小丽很熟悉,但在正式场合,齐建中还是拿捏,不失威严。
“我来向您汇报个情况。闵书记和英尔古丽关系很不正常,上次我和他们一起出差,她俩打的火热,有天晚上还在一个房间里那个了。”黄小丽装着害羞的样子,把她在深圳看到的和猜想的添油加醋地向齐建中做了汇报。她懂得这个时候的齐建中需要这方面的消息。
“小黄,别怪我批评你,你可别造谣啊,以我的了解,闵书记不像是那种人。”齐建中拉下脸假嗔道。他不想让别人看出他与闵浩然在暗斗。
“齐书记,千真万确的事,我亲眼看到的,我再胡说也不能在您面前胡说。”黄小丽虽然爱耍点小聪明,可他哪里能看透齐建中的老谋深算。看到齐建中不相信自己的样子,语气变得更加坚定,脸上辣椒水泼过一样,憋得通红。
“你这么一说,那这事难道是真的不成?这样吧,此事非同小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你先憋在肚里,别到处声张。”无事献殷勤,非奸既盗,齐建中对这种趋炎附势的人见多了,语气不紧不慢,不慌不忙。
“好的齐书记,听您的。我……我还有个个人小小的请求,不知当不当说?”黄小丽小心翼翼地问道。
“有事就说,干嘛吞吞吐吐。”
“我们局长不是要调走嘛,齐书记能不能帮忙在班子里美言美言,把我推荐一下。”黄小丽扶了扶大眼镜,忐忑道。
“鬼心眼子还真多,容我考虑考虑。还有没有其它事?”齐建中不耐烦道。
“没……没了,大恩不言谢,有情后补,我就不打扰了。”黄小丽说完轻轻退出办公室。
黄小丽出去后,齐建中拿起电话,把还没走远的乔杨林又叫到办公室。齐建中要把闵浩然搞下去,就得有人为他跑腿,而这个人,必须是对他死心塌地的人,他认为乔杨林是不二人选。
“老乔,还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说了你都不信,闵浩然与英尔古丽竟然染搭上了。”齐建中顿了顿,眯细着小眼接着道:“这样吧,你瞅个合适的时机找下住建局的黄小丽,就说我让你找她的。后面的事你们去办,等我指示。”
“明白,齐书记我办事您放心,一定办的妥妥帖帖的。”乔杨林信誓旦旦地应道。
乔杨林心想姜还是老的辣,齐建中为对付闵浩然看来早就布谋了,不仅仅只有他这一条线,还不知道有多少条线布在暗处。不过乔杨林看到齐建中把这么机密的事交给他来办,说明齐建中没把他当外人,不免有些激动。
“得想办法让人暗示闵浩然有把柄落在别人手里,让他知趣而退。”乔杨林走后,齐建中在办公室来回踱步。他寻思凭着闵浩然的聪明,不久肯定会在清真寺旁工程上发现猫腻,只要他闵浩然聪明不挑事,大家都平安无事,如果不识好歹,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尽管闵浩然是他现实中的对手,但他也不想把事做绝,这样对自己也无利。损人不利己的事他可不干,如果能让闵浩然杯酒释兵权,知趣而退,当然是上上之策。
这样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齐建中苦冥了几个晚上,也没想出一个万全之策。齐建中来到乔杨林的老巢,看他有没有什么歪点子。
“这事好办,我司机在给他送东西时都全程录像了的,把视频刻成碟子找人悄悄地扔他房子不就行了。”乔杨林得意地说。
乔杨林干过许多拿不上桌面、见不得世面的肮脏事,看似个大老粗,可狐狸一样的狡猾,心细得很,万事留痕。
“录像?你真是一只老狐狸啊,做事还真是滴水不漏,怪不得这么多年你稳坐疆南,我倒是要提醒你一句,别聪明反被聪明误喽。”
“兵不厌诈,做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不是您经常教导我的么,这不,在您的关键节点不就用上了么。”
“哎呀,老乔,你办事我是一百个放心呐。这么多年来,只有你这么买命地给我跑腿,我不会亏待你的。”齐建中说着扔了支烟给坐在对面的乔杨林。齐建中这时必须把乔杨林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所以一改往日的自傲与骄横,对乔杨林‘推心置腹’。
“噶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这么多年承蒙您关照,感激还来不及呢。晚上就在这用餐吧,我这还有几瓶陈年茅台等着您品尝呢。”这还是齐建中第一次给他递烟,乔杨林受宠若惊。
乔杨林和齐建中年龄相仿,但为了求得齐建中的庇护,乔杨林自甘晚辈认齐作‘父’。 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饱谷总弯腰,智者常温和,乔杨林何曾想到,一场劫难悄然到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