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弓鱼-《水浒新秩序》
第(2/3)页
所谓弓鱼,首先是用芦苇搓成的细绳,一端在用竹签穿透了的鱼嘴打结,然后把鱼沿鱼身左右方向弓起,用鱼绳另一端绑在鱼尾肛门稍偏下的地方(水能泄出)。
这叫“初绑”,目的是防止鱼缺氧而蹦跳损伤。
而后将鱼沉入有流动活水的鱼池或溪流中,让鱼吐污纳新半个到一个时辰。
随后第二次弓绑。
二次弓绑时嘴唇处绳结不动,只是将初绑时绑在鱼肛门稍偏下改为稍偏上。二绑也叫“绑水”,目的是使鱼肚子里留有的水分不能泄出,从而起到保鲜保活作用。
二绑一定要保持初绑时的方向与弯度,否则会伤着活鱼。
要注意的是手势必须快速,阴力稳定鱼身不让挣扎,动作一气呵成,如果动作稍慢鱼奋力挣扎,便会伤害鱼身,影响保鲜。
鱼被弓好后,便是夏天也可保活一到两天,其他季节则更久,要是放在活水中,更是能活半个月以上。
究其原因也不复杂,一是因为保留了鱼腹内的水分,使鱼悬空而不缺氧;二是鱼被绑成弓形后不能动弹,避免蹦跳损伤致死或鱼胆破裂而味苦;三是弓鱼过程中通过吐污纳新这一程序,使鱼去除泥味,食用更为鲜美。
而且弓鱼以绳为系,也大大方便了贩运途中运输和买鱼人携带。
此法成于六百年后的福建,徐泽前世喜垂钓,跟人学到了此法,此时还没让众人见证效果,自不会给这几人讲解原理,绑好后便交还给黄季,让他挂在水下,待时辰到了,再取出二次弓绑,然后挂在船上。
交待他再捕到大鱼也依此法处理,只是暂时不要让其他渔户得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