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静! 安静! 死一般的安静! 雅间中噤若寒蝉,落针可闻,安静得彷佛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 此刻的袁绍,俨然失去了笑容,愠色逐渐浮于面上:“孟德,这话可开不得开玩笑,我此番前来,乃是与你商谈大事的。” “哈哈!” 曹操依旧是混不吝的模样,仰天狂笑一声,旋即双眸骤然阴鸷,冷声言道:“本初,你觉得我像是在开玩笑吗?” “这” 袁绍漠然,不知如何应答。 曹操则是继续道:“本初,想来你自己也应该清楚,如今北方只剩下你一个诸侯,对于张辽、徐荣,甚至是吕布、黄忠而言,你这颗首级价值万金。” “我曹操的军队战斗力虽然强悍,但毕竟是同僚,万一引起争执,大打出手,将来难免会闹矛盾,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没办法” 曹操摊了摊手,不以为意地道:“我只能出此下策,想办法让你主动找过了,这样既可以获取战功,又不至于伤了同僚之间的和气,可谓是一举两得。” “本初啊。” 曹操故意凑近,唇角微扬起个弧度,绽出一抹淡淡的阴鸷:“你觉得兄弟我这条计策,到底如何?是不是惊为天人,不露痕迹?”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哈哈哈!” “.” 当即,曹操狂浪的笑声响起,宛如一柄钢刀,狠狠戳中了袁绍的心,瞬间将其心中的幻境全部击碎,沦为镜水月,烟消云散。 愤怒! 宛如一条火热的巨龙,自内心深处,顷刻间暴起。 袁绍猛拍桌案,发出蓬的一声巨响,身子如同炮弹一般,作势便要弹射而起,跟着对曹操大打出手,将其撕成碎片。 可随之而动的,乃是提前隐蔽在屋子里的刀斧手,森冷的刀锋如同绽放的耀芒一般,齐刷刷冲着袁绍扑过来。 彷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三、四柄寰首刀便架在了袁绍脖颈,七、八只大手直接将袁绍、逢纪等人按住,丝毫没有动弹的可能。 “曹阿瞒!” “你个杂碎!” “你不得好死!” “我袁绍即便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袁绍嗞着钢牙,怒目圆睁,面皮上的肌肉不停颤动,俩眼珠子几乎要瞪爆,硕大的鼻子发出浓重的鼻息,伴随着颤动的肌肉,起伏不定。 “仲德你瞧,是不是很丑。” 曹操抬手指向袁绍,一脸兴奋地扭头瞥向程立。 “还真是” 程立皱眉打量着袁绍,缓缓点头道:“挺丑的。” 袁绍愈加愤怒,面目更加狰狞:“丑你大爷,曹阿瞒,你不得好死,居然连朋友都算计,我袁绍即便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曹操则是哂然一笑,完全不把袁绍的话放在心里:“本初,你还是这么天真,跟小时候一模一样,就你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出身袁氏,岂能成为一方诸侯。” “咱们各为其主,我曹操即便是杀了你,也丝毫不过分,这叫立场,与朋友无关,若是论朋友,逢年过节,我会拿些礼品祭奠你,有此足矣。” 曹操此人素来是公私分明。 他们的确是朋友,但不能因为这一层关系,便坏了自我的立场。 如今,曹操可是南阳汉庭的一员统帅,正如其所言,即便杀了袁绍,也在情理之中,这一点无可厚非。 但偏偏. 这种浅显的道理,袁绍便不明白。 甚至,即便到了现在,他也不甚明白,不知道自己败在哪里。 这样的人很可悲,不值得同情,因为他永远只能是个失败者,即便对手没有曹操,而是张辽、徐荣、吕布当中的任何人。 “行了。” 曹操缓缓起身,摆了摆手:“将袁绍押下去吧,立刻派人飞鸽传书给朝廷,袁绍自投罗网,现已关押在我曹营。” 程立欠身拱手:“喏。” “且慢!” 正当曹操、程立准备离开时,忽然一个声音响起。 曹操扭头望去。 说话者不是别人,正是逢纪。 曹操轻声道:“怎么,阁下有何话讲?” 逢纪阴着一张脸,试探性问:“成王败寇,我等无话可说,不过,在下有个疑问,不知将军可否解答?” “你问。” 曹操已然释然,倒也不介意多回答个问题。 逢纪皱着眉,朗声问道:“你怎么敢确定,我们会来清河,而不会往北走?” 曹操冲逢纪绽出一抹淡笑,轻声道:“很简单,因为给你们带路的,是我的人。” 逢纪愣怔不已:“你的人,莫非.” 刹那间,袁绍、逢纪扭头瞥向许攸。 却见 押着许攸的士兵松开手,而此刻,许攸也直起了身子:“没错,是我。” 袁绍心底的怒火,腾得窜到了嗓子眼里,张嘴便骂:“许攸,你个杂碎,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你这个叛徒!” 曹操摆了摆手,轻声道:“行了本初,你翻过来调过去,就这么两句话,你说着不烦,我听着都烦,子远是弃暗投明。” “我呸!” 袁绍一口盐汽水,直接喷了出去,许攸躲闪不急,被喷的满脸都是:“袁绍,你这家伙,简直欺人太甚。” “想我许攸,跟着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到头来呢,地位居然不如郭图、颜良、文丑之流,若不是你无人可用,会重用我?” “哼!” “我告诉你!” 许攸怒目圆睁,恶狠狠道:“当初我去曹营,就是投降去的,南阳朝廷之所以可以破解新式城门,也是我提供的情报。” “在城门破了以后,也是我许攸” “.” 这一桩桩一件件,从许攸口中冒出来,宛如一柄柄锋利的钢刀,直戳袁绍本心。 即便是袁绍,也不得不承认,此前对于许攸的重视程度不够。 但是 这样便是他叛变的理由吗? 袁绍心中懊恼,但现在已经全然没有了办法,自己已经彻底沦为了阶下囚。 曹操回头瞥了眼袁绍,轻声道:“本初,即便没有子远,你觉得你能禁得起五十万大军的围攻吗?你就别再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了。” “你们袁氏的结局,从袁公死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你不过是在苟延残喘而已,如今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