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真?” 袁术一脸懵逼,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刘辨极其肯定地道:“自然如此,莫非袁将军不相信孤?” 袁术岂敢造次:“但愿殿下可以真正的公平。” 旋即。 刘辨起身,绕过帅案,转入帐中。 众人围聚在沙盘前,听候刘辨的吩咐。 刘辨朗声言道:“今日孤派文若出使大谷关,想要营救阴少府等朝廷命官,整个过程相对而言,比较正常,只是在最终出大谷关时,发生了些小偏差。” “文若。” 刘辨扭头望向荀彧:“你来简单说说过程,以及自己的想法。” 荀彧一揖:“诺!事情是这样的.” “没错!” 话音刚落,陈王刘宠颔首点头:“徐荣亲自来送,的确有些不太正常,如此一来,双方矛盾必然激化,难保吕布不做出什么过分之事。” 又有汝南太守徐璆轻声附和:“徐荣生性谨慎,颇有大局观念,他在此时放走文若,的确有些匪夷所思,不太正常。” “殿下!” 徐璆揖了一揖,态度比较恭敬:“在下以为,文若分析得很对,此事确实有异,咱们当谨慎行事。” 刘辨饶有兴致地点点头:“这一点,孤自然明白!徐荣此举,背后定有深意,如果孤猜得不错地话,明日一早,吕布必引兵前来攻城。” “.” 将整个分析过程简单叙述,刘辨长出口气:“对方若要如此,咱们正好可以将计就计,一举拿下大谷关,从而彻底打开雒阳南部防线,呼应汜水、河北战场。” 陈王刘宠深感敬佩:“殿下果然聪慧过人,孤佩服之至,不过吕布退兵,会走那条路返回大谷关,咱们怕是没办法掌控。” “是啊!” 又有徐璆皱眉沉思,轻声言道:“这段路虽然不长,但岔路极多,各处皆能伏兵,咱们总不能在每一条路上,尽皆埋下伏兵吧?” “若是如此.” 徐璆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只怕非得十余万,甚至二十万军不可,毕竟徐荣手里也有不少兵马,想要成功打援,兵力上必须要有保障。” “诸位勿忧!” 刘辨一句话,直接把众诸侯的目光聚集过来:“咱们虽然不能在每一条路上设伏,但却可以带入徐荣的视角,来确定其伏兵的可能路径,以此针对性下药。” “孤一整夜皆在如此思考,如今得出其可能退兵设伏路线三条,咱们手中的兵马,只要调配得当,足够做出妥善安排。” “诸位且看.” “.” 刘辨根据沙盘,将其退兵之路详细分析:“咱们只要能牢牢掌控这三条路的应敌策略,十之八九可以撞上其中一条。” “至于其余两路兵马如何?” 刘辨唇角微扬起个弧度,绽出一抹淡笑:“正好可以强攻大谷关,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城关拿下。” 陈王刘宠眼神骤亮:“殿下真乃奇才也,此计着实大妙。” 汝南太守徐璆,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人尽其用,物尽其力,殿下此计令在下佩服。” 刘辨摆手打断众人的奉承:“好了,咱们接下来进行人员安排,各军上报本方军司马军职以上人员,两年以上实战、先登、斩将、夺旗经验者优先。” 汇集人员,统筹安排。 刘辨根据专家的吩咐,进行了大量的协调、整理、平衡,最终得出三路伏兵的具体策略,分享给众诸侯: “咱们明日便照此计划执行,不论贼子走那一条路,只要能成功拿下大谷关,尔等诸侯尽皆是功臣,孤会在功劳簿上为诸位记上一笔。” 众诸侯心满意足:“多谢殿下。” “既如此” 刘辨正要罢退众人,令其回营准备时,忽然想起了什么:“哦对了,广成关留守队伍,还没有确定,各军可能再挤出队伍,参与留守?” 众人漠然,无人应答。 毕竟,留守能有什么战功啊? 这种事情,只有最烂的兵马,才会去做。 刘辨目光扫过众人,叹口气,转而瞥向荀彧:“文若,你与士羽一起,带一千兵马留守广成关,以防不测。” 荀彧欠身拱手:“诺。” (ps:唐翔,字士羽。翔,形声字,从羽,羊声。形旁羽为鸟羽之象,表示翔的本义与鸟羽有关,符合汉末取字规则。) 感谢【逆蝶握压】大佬5000币打赏!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