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68章 袁术暴怒:全世界都针对我? 咚!咚!咚! 广成关上响起一阵沉闷的擂鼓声。 但见,城头之上,士卒攒动,城墙垛间的士兵抽出羽翎箭,搭在弦上,做出准备拉弓射箭的动作,时刻警惕着城下的动静。 广成关外。 刘辨端坐在战马上,并没有着急进攻。 他必须要等阵法布成以后,才敢发起进攻,否则对方骑兵一旦赶来,对于本军后方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报~~~” 正在这时,后方响起一阵疾促的传报。 刘辨循声望去。 但见,自家斥候绝尘而至,飞身下马,拱手抱拳:“殿下,探马传回情报,粱县有骑兵杀出,兵力约有三千。” “三千骑兵?” 虽然,与邓芝的预测颇有差距,但好在专家与张辽制定的策略中,考虑到了一定的安全系数,不管是两千精骑也好,还是三千精骑也罢,甚至四千精骑,此阵完全可以对付。 “没错。” 斥候肯定地回答:“不过对方杀到关外三里,便没再向前进攻,而是四处打探,不知有何目的,我军探马仍在监视对方动静。” “嗯。” 刘辨点点头:“很好,去吧。” 斥候拱手:“诺。” 此刻,刘辨的布阵虽没有完成,但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防御力,城外精骑兵没有莽撞进攻,足以证明其主将是个有判断力的家伙。 这对于刘辨而言,着实不是个好消息。 毕竟 一个骑兵主将而已,都有如此判断力,何况是对方主将徐荣。 此人能够战败孙坚、曹操,必定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恁娘的! 自家队伍里有袁术、袁忠这样的蛀虫便罢,关键还碰到徐荣这样的对手。 虽然,专家针对袁术、袁忠可能的表现,做出了相应的提防,但徐荣会不会如专家预料,现在还很难做出决定。 毕竟,历史上对于徐荣的记载,同样少得可怜,徐荣之所以会让专家记住,更多是因为曹操、孙坚的缘故,以此反衬出他的厉害而已。 这一仗! 必定不会顺利。 等待良久,军阵已成。 刘辨作为南路统帅,策马向前,冲着城头呐喊:“城关之上,可是北军徐荣否?孤乃弘农王辨,且请出来搭话。” 不多时,城墙垛间出现一个披坚执锐的中年男子,这人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眉目微拧,气势凛然,透着一股不可侵犯的威严。 “吾便是徐荣!” 徐荣望向城下的刘辨,铿锵言道:“你说你是弘农王殿下,可有何凭证?于朝廷而言,尔等全都是反贼!” 卧槽! 刘辨略有些生气。 自己还没开始劝降,结果对方竟直接扣了个反贼的帽子。 很明显,徐荣对董卓还是有些忠诚度的。 毕竟,若非董卓提拔他于行伍,或许徐荣这辈子都不可能当上中郎将,作为辽东出身的寒家子,他与董卓同样具有边郡地缘属性,从亲信度而言,徐荣更信赖董卓。 此前专家便曾总结过董卓用人的原则: 西凉籍优先>同属边郡地缘属性>中原士人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李儒能够以中原士人的身份,走进董氏权力的核心,是极不容易的,尤其董卓生性狡黠、多疑,绝不会轻易相信一个外人。 徐荣这般言语,已经证明刘辨接下来不管如何浪费口舌,恐怕都不会产生任何作用。 不过 即便如此,刘辨总是要撒撒心头的火气:“尔等作为已故大将军麾下将领,居然助纣为虐,为祸天下,难道这心不会痛吗?” “董贼匹夫杀害雒阳百姓时,尔等作为雒阳守军,可曾想过,自己此前拼命守护的天下,就这样被外人随意作践,尔等不会心痛吗?” 城头上,徐荣声如洪钟,愤怒回怼:“我等效忠的只有陛下一人,非是丞相董卓,如今来广成关镇守,同样如此。” “难不成” 徐荣同样有理有据,冷声喝道:“让我等舍弃雒阳城中天子,与尔等反贼一起吗?且不论你身份真假,即便为真,我等效忠者,亦只有陛下一人。” 果然! 徐荣是没办法劝降的。 刘辨也懒得再多费口舌,旋即勒马转身,返回阵中,轻轻挥手:“攻城!” 咚!咚!咚! 队伍后方,十面碾盘大小的金鼓,依次排开。 抡槌的魁梧汉子,撒开膀子,奋力槌击鼓面,发出震天彻地的响声,密集且节奏分明,宛如春雷滚滚,震耳欲聋。 “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