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是的!”西原一策语气无奈,“八路军坦克的装甲很厚,我们的坦克主炮,连八路军坦克的炮塔装甲都没法击穿,根据战后坦克第17联队的坦克兵分析,八路军的主战坦克,装甲厚度最高能达到100毫米,但是八路坦克的主炮穿甲弹,能够从任何一个位置,摧毁蝗军的坦克。” 一般情况下,炮塔两侧是坦克装甲较为薄弱的位置。 坦克交战一般是运动到侧翼,从侧面击穿坦克的炮塔,然后炮弹爆炸的金属乱流对坦克内的敌人坦克兵造成杀伤。 甘粕重太郎脸色微微一沉。 装甲厚度100毫米? 九七式坦克的47毫米主炮,使用穿甲弹仅能击穿50毫米厚的钢制装甲。 而新一团和八路军总部装备的豹式坦克,不仅在动力系统上优化,在装甲方面也是优化过,防御能力很强。 即便是上层炮塔的两侧,装甲厚度也有60毫米厚。 打不穿,根本打不穿。 “据我所知。”西原一策又道,“八路军还大量装备一款名为反坦克火箭筒的武器,能轻易摧毁蝗军的坦克。” “不过……” 西原一策话锋一转: “我们的部队装备了四式反坦克刺雷,这种刺雷虽然装备的不多,但是能击穿150毫米的装甲,肯定能摧毁八路军的重型坦克。” 甘粕重太郎双眼微微一亮。 日军的军械部给了第一军100枚刺雷,然后也给了战车第3师团100枚刺雷,后续又追加了200枚刺雷。 毕竟,战车第3师团主要防的是苏军的钢铁洪流。 诺门坎战役,苏军的钢铁洪流,给日军上了一课。 不过,甘粕重太郎没有太过重视这款武器,毕竟苏日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西原一策倒是有些重视,毕竟这是日军为数不多的反坦克武器。 于是,西原一策组建了一个反坦克大队,兵力数600多号人,每两个士兵携带一枚刺雷。 除了刺雷之外,反坦克大队的士兵还携带有燃烧瓶。 当初诺门坎战役,日军就曾使用过燃烧瓶对苏军坦克攻击,取得一定的效果。 这些士兵对天蝗充满狂热与崇拜,满脑子都是武士道精神,随时随地能为大日本帝国和天蝗效忠。 西原一策甚至连战术都已经想好:“根据情报,八路军的重型坦克并不多!我的反坦克大队藏在坦克的身后,接近八路军的重型坦克,然后用刺雷摧毁八路军的坦克。” 第26师团长黑田重德提出一个问题:“西原君,八路军的主战坦克,在几百米开外就把你的坦克摧毁,伱的反坦克大队怎么接近八路军的坦克?” “这很简单。”西原一策微微一笑,“用烟雾弹遮蔽八路军的视野,反坦克大队用刺雷和燃烧瓶,接近摧毁八路军的坦克。” “只要能摧毁八路军的坦克,我们战车第3师团,对八路军的阵地展开装甲集群冲击。” 顿了顿,西原一侧语气自信:“八路军必败,蝗军必胜!”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