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哥儿放心,小哥儿放心,小老儿这就让下面人去准备。” 掌柜的将菜单递给小二,心中又是高兴又是扼腕。 高兴的是他这个乡间小店难得有人一口气点这么多“大菜”,扼腕的是来人看起来不懂,不过那位少爷是个懂行的,知道这里的特产,应该也知道大概的物价才是。 按照宝玉如今的身份,自然不会与他计较那三五十个铜板,更何况,如今他的心思也都在眼前的石碑,或者说是在数百年前的异度空间的石碑上。 这块石碑其实并不是前朝所立,准确的说,应该是宋朝末年所立,这位状元也威南镇,乃至洺水县唯一的一位状元。 “威南吾镇,人杰地灵,民风淳厚,同乡扶持之风盛行……游子报效桑梓之懿行……特勒石铭文,述其事,铭其功,彰其德,褒其行;亦昭后人饮水思源矣……“ 宝玉伸手摸了摸石碑,眼泪猝然而落。 这块状元碑……是他来到大明之后,唯一见到的和种花国的他有关系的东西。 小的时候,她跟着奶奶叔叔来县城捡破烂,每次都会约定在状元碑下等着 。 她人小,性子又乖巧,时不时的就会有好心的叔叔阿姨给她一些打理好的破烂,回来的早了,她就会坐在石碑后面等着。 有时候是一小会儿,更多的时候是一下午,等得时间长了,她就会看着石碑发呆,或者拿着树枝按照石碑上的文字一笔一划的勾勒。 每次叔叔奶奶来石碑这里接她,都会在拿一些吃的,有时候是一块红薯,有时候是几颗花生。 记得有一次,不知道哪位好心人给了叔叔一小把三白瓜的瓜子,叔叔舍不得吃,一粒粒的剥好,放到纸包里给她送了来,结果纸包漏了,等到打开的时候,里面只有十几粒了。 当时叔叔就哭了,耷拉着脑袋说要回去找。 可是又哪里还能找得到呢,她拉住叔叔,只说够吃了,叔侄两人你一粒我一粒的,将那些三白瓜子分着吃了。 也不知道……叔叔怎么样了? 想到叔叔,宝玉的心里酸胀的难受,都到大明一年了,不知道叔叔能不能吃上饭,有没有暖和的衣服,有没有……想到她…… 沉默了用过了午膳,宝玉却没有按照之前的计划继续朝南走,而是带着茗烟他们朝着西南的群山走了过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