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老五自求多福吧-《抗清》


    第(1/3)页

    “拆!”

    “挖!”

    荆州外城,上万青壮在军队组织下正在拆毁靠近城墙的建筑,不管是民房还是寺庙,又或祠堂全部拆毁。

    跑掉的居民由他们去,没走的居民则全部迁进城中安置。

    没有补偿,也谈不上补偿。

    这会给再多的钱也没用,因为谁都不知道这钱有没有命花。

    城守不住大家都得死,守住了自有天大的荣华富贵等着他们。

    拆下来的砖块、木头、篱笆、门窗全部运进城中。

    砖块可以用来加固城墙,木头可以用来制造守城器械,篱笆则能拆下当柴烧,门窗不仅能当烧,还能用来抬运伤兵和尸体。

    总之,拆下来的东西都是战略物资。

    尤其是柴火。

    这是王五不断强调的战略物资。

    随着清军逼近以及即将到来的大围困,届时荆州城中最缺的不是粮食,而是烧火的木柴和草。

    即“柴薪”。

    没有烧火的东西,粮食再多、菜再多、肉再多,也没法吃!

    当年祖大寿守锦州、守大凌河城发展到最后以民夫为食,但不是生吃,而是煮熟了吃。

    拿什么煮熟?

    白骨。

    由此可见引火烧火的柴薪有多么重要。

    王五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但胜在细心,能将每一个细节都想到位。

    现在不往荆州城内输入大量柴薪,最多两个月城中就要拆房烧火了,半年过去就没有生火物。

    十几万军民一日三餐,得多少柴火!

    人吃不到熟食跟吃不到盐一样,都会导致各种问题。

    为此,他下令除大量拆房砍树外,长江边尚未枯黄的芦苇也全部要收集运进城中。

    水营那些年久失修的战船也拆毁运进城中,能用的木头送上城作守城器械,烂了的半烂了的全部劈成柴备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