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陷阱-《名门嫡女:神探相公来过招》


    第(3/3)页

    沈念一当然很清楚,那些余党会是什么下场,他不会过问,这种成王败寇的套路,已经实在不能让他提起兴趣,所以他正好以身受重伤为借口,将这些扫落的后事,尽数避了开去,如今听着太皇太后亲口说出处以极刑,以儆效尤的时候,眼角还是忍不住跳了跳。

    这八个字听听来,斩钉截铁,很是果断,实则中间要牵扯到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是罪不至死的,却因为顶风作案而一并被带了进去,永无回头之路,这些人也曾经为天朝立下汗马功劳,甚至做出不少的贡献,但是一转眼,什么都没有了。

    朝廷上下被彻彻底底的洗刷过,还有后宫那些嫔妃少了多少人,反正已经是太妃,太嫔身份,谁又敢多嘴问一句,这种时候,明哲保身才是顶要紧的关键。

    沈念一叹了口气道:“太皇太后,微臣只是想说,这样一夜之间就能无影无踪的出现一百多人,为什么就没有其他的可能会出现入侵天都城的军队,或者不能算大规模,只要三五千,天都城中几乎空空如也,拿什么去守,拿什么去防!”

    他甚至已经想过,对方在送出军报以后,蹲守在城外极为耐心的等待着,等待着驻守的大军开拔,离开,到时候,直接将天都城占领,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谁来救驾,谁有这么多的人,谁有这样快的反应,还有,谁有这样精忠报国的血性。

    太皇太后也不是冥顽不灵,只是听到年轻的皇上收到军报,边关战事吃紧,大军溃败,却迟迟没有举措,又说皇上拉着沈正卿在御书房中密谈,这一谈便是两个时辰,一系列的举动都被一次又一次的传回到长春宫。

    她心中的那点怒气,倒不是因为皇上过于信赖沈念一,而是觉得皇上实在太年轻,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缓急轻重,如果再这样延误下去,战事只会越来越紧,情况越来越糟糕,上一次,明明已经隔了几十年,她还是那么清晰的记得,大军在边关失守,舜天国步步逼近,先帝义无反顾的亲自带兵上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入侵者尽数又给赶了回去。

    先帝也便是在那时留下的旧疾,据说有一支长箭刺进先帝的胸口,与心脏只差了头发丝那样的距离,尽管后来慢慢的将养回来,连新进宫的太医都不再记得这些往事,然而先帝忽然驾崩,她却很明白,或许就是因为那时候的旧疾才会引发急症。

    先帝不说起,旁人更加不敢多言,既然人都不在了,太皇太后为什么还要说这些徒增伤痛的话题,但是事情一出,她几乎立时就想到了那一幕,想到了前方战事被控制住,我军大捷的消息传回来,却还有被护送回来的先帝,奄奄一息,随时都会死在她的面前。

    太皇太后飞快的看了皇上一眼,不,她不想这样的历史再被重复一次,有些事情不能重演,她不允许,她不允许!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