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是乎。 几个时辰之后。 三皇子的店铺发出一条公告,一下子震惊了整个长安城,惹的无数百姓们,议论纷纷。 【三日后,吴王殿下挑战天下才子,以诗会友,以论语来辩证,只要能胜过吴王殿下,便可获得一千两银子!】 消息一出。 惹的无数人沸腾了起来。 百姓们更是歌颂称赞。 “吴王殿下当真是靠谱呀,消停几日就马上带我们看热闹了。” “对呀对呀,他应当是被陛下刚放出来吧,太爱我们了。” “果然吴王殿下才是瓜的制造者,我们只是瓜的搬运工罢了。” “比诗词歌赋还有论语,这可是一千两银子呀!” “对啊,只要赢了就能拿一千两银子,果然书中自有黄金屋!” “我倒是觉得吴王,应当不会输吧?” “怎么可能不会输呢,虽然我非常爱戴吴王殿下,但吴王殿下毕竟如今还年幼,采血方面必定是比不过其他人的。” “这一点确实如此,吴王殿下才八岁呢,人家都学了几十年了,肯定是比不过的呀。” “反正我们先看看热闹便是,这里面的热闹可多着呢。” “确实如此,据说吴王府外面都已经开始搭建擂台了,人人都可以过去比试。” 百姓们对于看热闹都充满了期待。 而一批批的读书人更是激动无比目光灼灼的。 “太好了,苦学多年总算有施展抱负的地方了,只要这次我赢了,那么我的排名就能名。传天下,到时候应当会做官了。” “我学了这么多年,不就为了今天吗?只要赢了,应当就能被举荐为官了!” “哈哈哈,吴王殿下这一场笔试我必须得去了。” “走走走,快去通知同窗。” “快点让我在远方的表弟赶来长安城,他的机遇马上就要来了!” 在众多读书人的眼中,这一场比试就是一次机遇。 一千让银子他们想要,但也没有那么的渴望,最重要的是赢过李恪所带来的各种好处。 首先就能够扬名天下。 其次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有了一个平台,那就会被一些达官显贵给看中,从而获得举荐能够当官。 因为在大唐并没有科举制度,所以想要当官的话,基本上都是要靠举荐的。 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这个机会吗? 接下来的日子。 李恪举办比试台的事情也是广为流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