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经过一下午余长乐的突击培训,江福水总算是树立起了一点信心,凡事都有第一步,勇敢迈出去了就好。 第二天中午,江福水就激动地给军区招待所来了电话,新浩英安保公司顺利签下了第一笔为期一年的安保合同。 余长乐也很高兴,虽然周德发只签了一年的合同,但她相信等他体验过新浩英的安保服务之后,要不了几个月就会主动续签更长时间。 而且更重要的是,兴发制衣无形中就成为了新浩英安保公司在工业园区的一个展示牌,园区里这么多企业,她相信以新浩英的专业表现一定会吸引到更多的客户。 所以,安保公司招人的事更加迫在眉睫。 签下第一笔安保合同,江福水的信心也倍增,再招人也有了底气。 下午余长乐也没闲着,高第街虽然已经收摊了,但曹老板那里的货她随时想看都看得到。 羊城入冬之后,曹老板也新进了不少冬款,可遗憾的是他还是没有找到余长乐想要的羽绒服。 余长乐觉得他可以改变一下寻找的方向,找找做专业运动服的厂商说不定会有收获,像那些登山运动员肯定会需要这类服装。 听了她的建议,曹永旺简直豁然开朗,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没有羽绒服,余长乐还是挑了七、八款其他服装让曹老板发回金帛,有了兴发制衣那二十万的亚麻布订单提成,此刻的余长乐就三个字——不差钱! 曹老板让余长乐回招待所等他的好消息,果不其然两个小时以后就风风火火地抱着一件羽绒服跑来了。 “小余啊,你睇下,介係不係你要嘅羽绒服?” 曹老板还喘着粗气,脸上却笑开了花。 那衣服看上去就比普通棉衣要厚不少,余长乐接过来摸了一下,摸到衣服里有一根一根的细条,再拿到鼻子底下闻了闻,还能闻到一股熟悉的鸭毛的味道,与其说它是羽绒服,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鸭绒服才对。 因为八零年代技术不成熟的原因,并不能像现代一样将鸭绒的部分单独提取出来用作填充物,这件衣服里面估计直接填充的是鸭毛,才会有毛梗和略重的味道。 不过余长乐也不担心这种品质的羽绒服卖不出去,八零年代的消费者需求朴素多了,只要实用、价格合适,没人会嫌弃偶尔从尼龙面料里钻出一小截鸭毛梗子,那些毛梗和味道恰恰是羽绒服货真价实的体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