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院里的军嫂们有了补贴生活的活计,李梅也格外高兴。 虽说部队里啥都发,可毕竟院里大多数军属都没有工作,家里就靠丈夫一个人的津贴过日子,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都不算松动。 可如果这个内衣工坊能顺利开下去,李梅简单替她们算了算账,一个人一个月只做一百件内衣都能收入二十元钱,手脚麻利点的翻倍也是轻轻松松就能做完的量,都快赶上各自另一半的工资高了,那生活水平指定能蹭蹭往上涨。 两人正说说笑笑间,店里的座机电话响了。 李梅离得近一些,接起电话说了两句就递给余长乐: “羊城那边打来找你的,说姓陈。” 余长乐猜到应该是陈立果或者陈经理来的电话,连忙接了起来: “喂,你好,我是余长乐。” 电话那头果然传来了陈立果欣喜的声音: “余小姐,是我,羊城酒家的陈立果。” 余长乐估摸着应该是政府那边的担保有信儿了,连忙问道: “陈老板,是政府那边的担保下来了吗?” 陈立果声音里带着激动: “是啊,今天刚下来,我已经联系郑所长把材料都交给他了,他说马上帮我们走贷款申请流程,预计一周时间就能把贷款额度给批出来了!” 他怎么能不激动呢,再隔一周的时间羊城酒家就能收到救命钱,传承了快五十年的老店终于有了存活下去的希望,他得赶紧把这个喜讯分享给远在金帛的余小姐,要是没有她的指点和帮助,只怕羊城酒家连龙哥那关都过不了。 余长乐想起郑明义跟她提过贷款额度的事,心里压力徒增,回来这些天她不是没替羊城酒家想过办法,可几百万的差距以她现在的能力的确也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