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谁像外地人-《八零军婚,大院飞来金凤凰》


    第(3/3)页

    “来壶普洱吧。”他随口应了一声,满脑子都是疑问。

    “好嘞,那我先去给二位备茶,这是菜单,您二位先看看想用点什么。”

    两人落座后,余长乐看出他表情有些疑惑,便主动解释道:

    “上次来羊城,我和朋友也来羊城酒家吃过饭,和他们大堂经理聊了会儿天,也算是认识了。”

    周德发点点头,只来一次就能让人印象深刻也是一种本事。

    周德发请客,自然点的茶点不少,几乎把菜单上的招牌菜都来了一遍。

    余长乐直呼吃不了那么多,周德发却大气地表示吃不完可以带回招待所慢慢吃,上次在金帛受到了余长乐的热情款待,来了羊城他自然也要好好招待回来。

    两人以茶代酒碰了一杯,预祝第一次合作顺利。

    羊城酒家的餐点还是周德发记忆中的好味道,只是这厅堂看着比记忆中老旧萧条了不少。

    余长乐把上次大堂经理给她说的天价装修说给周德发听,连周德发这个大老板都没想到,餐饮业的竞争已经激烈到这种程度。

    他听了也是心有戚戚焉,民以食为天,在华国做餐饮算是最稳妥的一门生意。

    可改革开放的大门这才开了一条口子,大量涌入的外资对羊城餐饮业的冲击就如此激烈,等到外资席卷够餐饮行业而转战服装业时,他兴发制衣这艘小船又能不能在这片汪洋的惊涛骇浪中安稳靠岸呢?

    能够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周德发最不缺的就是对市场、环境的敏锐触觉,他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成为了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就更加知道这浪潮里的巨大机遇与危机其实时刻并存。

    居安思危,周德发没想到请余长乐吃一顿饭,竟意外地警醒了自己需要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