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花嬷嬷比太后娘娘更慌。 当初她就是太后母家的人,后来国丈父子被杀,全家流放,其中也有她的子女。 她时刻担心翻旧账,也担心太后失宠后,自己的日子难过。 毕竟太后是皇帝的亲娘,自己算什么东西? 可她没有选择,只能叹息:“娘娘,奴婢年纪大了,真有个什么,也就算了,可你还年轻呢……” 竟还没死心让太后去勾摄政王。 太后听得懂花嬷嬷的话,也很为难:“摄政王那日跟我说的话,我觉得也很有道理。” “若我再去……只怕他要恼。” 花嬷嬷一副过来人的架式:“男子年轻时初尝滋味,尚不知道百花各有姿态。” “等他知道了,就离不得了……” “您看哪个位高权重的,到了一定年纪不是三妻四妾的?” “这天下男人啊,若真是忠贞,多是因为没尝过个中滋味……” 太后娘娘听得面颊发热,竟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下朝后,按照惯例是崔长安带着小皇帝在御书房看折子、教朝政的时间。 小皇帝不认字,崔长安就让阿忠公公念给他听。 小皇帝听得似懂非懂,崔长安却快速地给出意见,然后批示、下一本。 遇到他觉得有需要的,就跟小皇帝讲这本折子“说的是什么;为何这样处置”。 小皇帝依然似懂非懂,一边点头,一边虔诚地看着崔长安。 在小皇帝眼中,崔长安更像是他的父皇。 从前先皇在时,偶尔有空了,也会抱闵儿,可更多的是心血来潮,逗猫狗一般抱着抚弄几下,哄上几句,就丢开了。 闵儿自问已经表现得那样乖巧了,先皇也看不见。 不走心的敷衍夸赞总是让闵儿心中失落。 摄政王不一样,他会认认真真地看着自己,时不时还会问他:“听得明白吗?还有哪里不明白?” 若是自己说出哪里不懂,他就会将不懂的地方掰开揉碎了,再讲一遍…… 崔长安讲了两本折子,看闵儿眼神发直,嘴角诡异地笑着,忍不住顿住:“皇上?您听懂了吗?” 闵儿回过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突然开口:“摄政王,你真像朕的父皇!” 崔长安吓了一跳,满脸严肃地问:“这话是谁教你的?” 闵儿也吓了一跳,惶恐地看着崔长安:“不……不是谁教的。” “是闵儿第一次有人这样耐心教我……” “从前父皇在时,也从没这样认真教我……” “您若真是我的父皇该多好?” 小小的皇帝走到崔长安面前,抓着他的袍子轻轻摇了摇:“摄政王,没有旁人的时候,我可不可以叫你父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