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换言之,采药人也会评估:等挖药不够养活一家人时,他就可能会转行。 肖迎春说出了心中的计划:“能不能在天武朝种植药材?” “种植药材?”蒙大夫一愣。 事实上许多大夫都会种一些药材,防止要用的时候来不及去山里采摘,或者药材珍贵但年份不够,又怕别人挖走,索性自己挖回家种上…… 肖迎春解释起来。 东北的人参种植,就是模拟人参本来就喜欢的生长环境,选择最适宜的气候和地方,再由人精心管护。 人参长得也会比寻常的纯野生更快更壮实。 比如林下参。 蒙大夫从来没想过还能这样,一听都呆住了。 他看向牛大夫:“这样长大的草药,算是野生还是种植?” 牛大夫的CPU也有些忙不过来:“半野生?” 肖迎春又看向傅庆年:“爷爷,如果是这种情况下生长起来的药材,药性如何?会有影响吗?” 傅庆年一笑:“你不用化肥,只让它得到更适宜的生长环境,影响不大。” 当然,年份也要足。 这一点肖迎春不担心:这个世界没有化肥。 肖迎春看向三位天武的中医大家,眼里也亮起了光。 “你们说,如果我们让一部分采药人去种植中草药,一个人种几亩地的那种,能行吗?” 身为采药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药材的生长特性。 什么样的药材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最茁壮,他们都门清。 换言之,他们才是最知道应该怎么种植药材的。 傅庆年眼睛亮了:“这个好啊!” 跟现代许多人急功近利、欲望无边不同,天武百姓大多没过过好日子,他们觉得吃饱穿暖都是极大的幸福了。 人工费用比现代低太多了。 再加上对皇权的敬畏,只要朝廷给他们下了任务和指标,再承诺他们达到任务和指标,就能全家吃饱穿暖,他们怎么会不乐意? 哭着喊着也要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