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别拍陛下马屁,他就是个聪明的孩子,这事也还没有确定。陛下质询我们意见,我们就要考虑清楚,要有大臣的担当。 虽然南直税入大增,但国家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不管什么长视短视,我的意见更倾向于解决眼前问题,等国家财政好转了再考虑其他。当时你别只顾着一味讨好陛下。” 朱慈炅笔头停了一下,不过依然面不改色,没有抬头。 吴淳夫偷偷看了朱慈炅,见他似乎也不介意王在晋的无礼,只好对王在晋赔笑。 “岵云公,你想想,若是郧阳发展起来有扬州、苏州一半的繁华,你们河南西部的流民会去洛阳还是郧阳?如果将西安,洛阳和郧阳连成三角枢纽,造福的北方民众可是不计其数。” 王在晋沉默了下。 “路难走,永远比不上苏松扬的。” 吴淳夫似乎铁了心想在皇帝面前讨好。 “仰器利,工部也在研究更快的马车。” 此时天工院的陈子壮进到御书房,先是跟两位重臣点头致意,将文书递给一旁的王坤。 “陛下,这是明日四教在乾清宫讲|法的流程,礼部和天工院合计的。” 朱慈炅皱了下眉。 “明日先取消了,黄首辅要来南京,等首辅来主持讲|法。” 几位大臣都愣了一下,又推迟了,但这个理由比朱慈炅身体不适还强大,你们想不想大明首辅主持吧? PS:吴淳夫(1577年—1629年),原名奇逢,字当时,号练石,又号犹三,福建泉州府晋江人。他的字有点奇怪,所以备注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