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他是从未来回来的,已经经过网络手机高铁飞机的洗礼,对于他来说,香江也好,更远的南洋也好,它们都很近,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未知领域。 真要说有什么区别,那可能是现在所坐的火车要更久,数天数夜,仅此而已。 接下去,在经历日夜交替来交替去的漫长火车后,他们终于到了临川城。 张阳也终于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国学名家,林皓月先生。 老先生头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笑声很爽朗,中气十足。 林家占地极其辽阔,是典型的江南园林。 老先生在凉亭上喂鱼,听到他们回来的动静,赶紧搁下鱼饲料,在佣人的搀扶下走出来。 一看到他,林秋水就开心地叫道:“外公!” 老先生抱着她,心疼坏了:“哎呀,怎么黑成了这样!外公瞧瞧!难怪老秦跟我说,他在元宵灯会上没能一眼认出你,原来是黑了!” 一捏她的脸,老先生哈哈大笑:“还行呀,有肉啊,我还以为就剩一张皮了呢!这几年饥荒,我还寻思你要吃不饱了!” 说着,老先生看向张阳。 林秋水早就给他写过信,也打过电话了。 老先生很早就已经知道张阳的存在,再见这小伙子的容貌,老先生满意点头:“张阳?” 张阳大大方方地走去,伸出手:“你好,林先生,我仰慕您已久。” “我也听过你,”老先生笑道,“小秦把你的字寄给了我,一手漂亮的好字啊!” 张阳听了这话,反而觉得心虚。 不过,他也终于反应过来,为什么当初老秦在元宵节的灯会上,一眼看中了他的字。 因为他一直仰慕林皓月,在晚年时期,他的办公室里,书房里,挂着好多林皓月的真迹。 在练字的时候,他也有模仿过林皓月的行书风格。 而老秦,是林皓月的学生。 张阳忽然庆幸自己当初把秦玉堂兄妹那900块钱推了回去,并在接下去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中,谁都没有再提这件事。 否则,真的出了字帖,他现在会无地自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