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承乾笑了:“倒是有点意思。看来我皇爷爷最近很忙啊!” “那” “你继续按照这条线索调查,先不要打草惊蛇,说不定能钓条大鱼!” “是!” 裴行俭应了一声,正准备离开,忽听李承乾又道:“军事学院那边,再过几天就开学了,记得做好审查工作,别让某些阿猫阿狗混进来了!” “诺!” 裴行俭闻言,当即应诺而退。 与此同时,皇宫,甘露殿。 李世民这两天,可谓寝食难安。 原因无他,只为那道天子气。 好在李淳风与袁天罡没有让他失望,经过一天多的准备,终于在今天正是为他推演天下大势。 只见袁天罡手执铜钱,口诵咒语,掐指推算。 李淳风摊开图纸,凝神作画。 不多时,便绘制出了六十象图谜。 每象皆有图,诗,推背文三部分,蕴含天机玄机。 李世民看完后,不禁赞叹;“卿等道法玄妙,一个精通天文历算,一个善晓奇门遁甲,朕得卿等,天下大势焉能不了如指掌?” “只是.” 说着,他翻看了几象图谜,又满脸疑惑地道:“既然卿等能预测天机,为何不能准确找出那道天子气的来由?” 李淳风拱手道:“回禀陛下,天机虽玄,但并非完全不可捉摸,只要掌握其中规律,便能窥见一二。可天子气乃气运之象,成则气运如龙,不成则烟消云散,毫无规律可言,因此,很难找出它的来由。” “这么说,那道天子气已经消散了?” “是的陛下,已经消散了,无迹可寻!” “那为什么会消散,你们可知道缘由?” “这个.” 李淳风与袁天罡对视一眼,后者淡淡一笑:“相传黄帝时期,风后教授太史令隗嚣推演天机之法。而此法以天象为根,以地理为基,参考五行生克,融合八卦变化,预言天下大势。” “我与淳风的预言之术,便是参考此法。” “故而,在我看来,天子气消失,与五行生克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世民恍然大悟的笑道:“袁相师的意思是,这道天子气被克制住了?” “是的陛下,天道有循环,物极必反,就如春夏秋冬,有盛必有衰,明君在位,自然无所畏惧。” “不过。” 说到这里,袁天罡又补充道:“明君贤相若能顺应天时,体察民情,便可延长盛世。反之,若违背天道,不顾民心,就会被取而代之。” “呵呵,有道理。” 李世民深意为然地笑了笑,道:“朕也经常说,民为水,朝廷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很明显,李世民听完袁天罡的解释,豁然开朗,觉得是自己的英明神武,让那道天子气自愧弗如的消失了。 却听他又好奇地道:“朕观你们这图谜有六十象,其中可有长治久安之策?” “这” 袁天罡被问得一时无语。 因为这样的问题,实在难以回答。 所谓的长治久安之策,跟我国家能延续多少年,没有任何区别。 但这样的问题,谁敢回答? 说多了,迟早会被人戳脊梁骨,说少了,估计会被当权者埋怨你诅咒他的国家。 甚至记恨上你,哪天找你出气。 但李世民既然问了,又不好不回答。 却听李淳风硬着头皮答道:“回陛下,天下大势,说到底是人心所向。若能以民为本,推行仁政,自然得天时地利人和。” “不错,老子出函谷关,留下五千言,孔子修《春秋》,寄托微言大义,千百年来,流传着诸多预言,即使明君在位,也难免世事变迁。”袁天罡随声附和道。 李世民皱了皱眉,不禁有些失望。 但当他准备再问两句的时候,殿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陛下,朝集使武士彟,在殿外求见!” “嗯?” 李世民眉头一皱,旋即看向袁天罡二人。 “臣等告退!” 袁天罡二人当即会意,很快就出了大殿。 不过,正当他们准备离去的时候,殿外一名少女,忽地引起了袁天罡的注意。 只见他凝神看去,不由大吃一惊:“龙瞳凤颈,极贵验也!” “什么?” 李淳风微微一愣,似乎也准备朝那少女看去。 但袁天罡却二话不说的拉着他,匆匆离开了。 徒留下准备进殿的武士彟和那名少女,满脸疑惑。 等他们走远,才见武士彟扭头看向少女,道:“你认识他们吗?” “不认识。”少女茫然摇头。 武士彟眉头一皱,旋即正色道:“以后离这些人远点,父亲会请求陛下,让你以后不用进宫了,好好在家照顾你母亲。” 少女恭顺地点了点头,眼中不禁闪过一抹失落之色,转瞬即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