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世民冷笑一声:“你该不会觉得,朕会对你让步,放了太子吧?” “如果陛下不放太子,那是臣的失职,没有做到一个臣子的责任,请陛下将臣革职流放!” “岂有此理!” 李世民的火气又噌的一下窜了起来:“朕今天还就有一件事跟你说,魏征,你告诉朕,这朝廷上下,朕最听说的话?” 魏征眉头皱了皱,然后沉吟道:“依臣之见,陛下只听正确的意见,错的话,谁都不听。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是正确的东西,谁说的都应该鼓励。” “那你为什么偏偏跟朕过不去?”李世民纳闷的反问道。 魏征看了他一眼,道:“臣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的。关于皇帝礼仪的尊崇,从叔孙通以来,历朝历代,谁人不在施行? 即使是现在,臣的言论,不都是按照尊崇皇帝礼仪在进行吗?臣下参拜陛下,三呼万岁,谢恩拜舞,仪典都有详细的规定,谁人不在遵守?” “对啊,既然你懂得如此多的礼仪,怎么就不给朕留点面子呢?”李世民更加纳闷了。 却听魏征据理力争道:“这朝堂上,君臣商议模式就是如此,臣下要帮助皇帝治理国家,对皇帝来说,不能总听正面的,也要听反面的,如果臣下只说正面的,那还叫尽职尽责吗?” “如果皇帝只听正面的,算得上尽职尽责吗?” “这” 李世民被问得哑口无言,最终无奈的承认道:“照你这么说,确实有几分道理。” “所以,这朝堂上,君臣之间,如何能做到君臣知无不言,这涉及到国家治理!” 魏征又接着道:“这最终治理得如何,关系到千百年后,皇帝的历史评价,臣敢不尽职尽责吗?” 听到这话,李世民不由得笑了。 他是真的说不过魏征,也确实被魏征说服了,不由得感慨道: “魏征啊魏征!朕的脾气,你是了解的,想不通的,怎么也过不去,一旦想通了,就没事了。” “尽忠尽责是臣的本分,而如何引导臣下尽责尽忠,那是” “君王的本分!” 还没等魏征把话说完,李世民就下意识的接了一句嘴。 而此话一出,两人瞬间相视一笑。 片刻,李世民的情绪已经恢复冷静,然后笑着道:“既然你想知道为什么,朕就告诉你,因为朕担心太子会误入歧途!” “陛下指的歧途是什么?”魏征追问道。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怅然若失的叹道:“如果朕说,是朕的来时路,你信吗?” “臣” 魏征闻言,顿时语塞。 却听李世民又叹息道:“魏征,朕不信你看不出太子想要什么,但朕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朕不是汉武帝,他也不是刘据。” “那陛下有跟太子私下聊过吗?” “没有,但朕已经忍让他很多次了,他那么聪明,应该不难明白朕对他的感情!” “陛下此言差矣!” 魏征当时脸就黑了:“越是聪明的人,心思越细腻,如果陛下不能与太子妥善交流,矛盾只会越来越大!” “那依你的意思,朕应该去跟他聊聊?”李世民皱眉追问道。 魏征摇头道:“聊是肯定要聊的,但不是现在!” “为什么?” “因为臣从河北道回来的时候,听到了一件秘事,臣刚才没有说,是怕打草惊蛇!” “什么秘事?” 李世民一脸疑惑的看着魏征。 却听魏征语气沉重的问道:“陛下还记得党仁弘么?” “党仁弘?” 李世民一愣:“他怎么了?” “据臣调查,朝廷运往河北道的粮食,大部分来自南宁州.” “你的意思是,党仁弘有问题?” 魏征沉吟道:“臣不知他是否有问题,只知粮食是在河北道出的问题,至于运来的粮食,有没有问题,还需大理寺调查!” 李世民神色凝重的想了想,然后点头道:“嗯,此事朕会交代大理寺卿,让他们务必调查清楚。党仁弘与朕的关系,确实非同寻常,你刚才的谨慎,值得嘉奖!” “不!嘉奖就不必了,无功不受禄!” “呵!” 李世民笑了,正欲继续开口。 就在这时,殿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陛下,太上皇邀您去太子府赏球!” “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