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承乾!” 李世民踢翻桌案,愤怒一吼。 李承乾真想回一句‘请陛下称太子’。 但看到那翻滚在地的桌案,他又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决定还是不要太过刺激李二陛下。 毕竟李二陛下凶残起来,连兄弟、侄子都杀,万一惹毛了他,说不定真就大满贯了。 “那个....” 李承乾讪笑着缓和了一下气氛,道:“父皇息怒,请听儿臣把话说完!” “你小子,到底是为什么!” 李世民眼睛微微眯起,一股帝王威压,席卷整个大殿。 尽管众臣不知道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但却没人敢插嘴这对父子的事。 只见李承乾叹息一声,道:“看来,父皇还是没有明白,一个被坚定选择的太子,究竟代表什么.....” “你少跟朕在这里故弄玄虚,有什么话,你就明说!” “好!既然父皇让我说,那我就说了!” 李承乾道:“敢问父皇,玄武门之变,真的过去了吗?” 嘶! 众臣闻言,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心说他怎么敢啊! 他难道不知道,这件事对李二陛下来说,是个禁忌吗? 果然,李世民听到李承乾的问话,脸色当时就黑了。 只不过这次,他没有动怒。 因为他觉得,不管李承乾对自己有什么误解,都得让他把话说完,否则难以消除误解。 却见李世民面无表情地反问:“你觉得玄武门之变,朕做错了?” “没有。” 李承乾摇头道:“我只是想提醒父皇,息王和海陵王的名份和谥号都有了,那玄武门之变,是不是也该有定论了?” “什么定论?” “父皇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李承乾诧异道:“玄武门之变,父皇遭受了许多骂名,有说父皇不忠不孝的,有说父皇无情无义的。总之,这件事成了父皇的污点。就算父皇将大唐治理成古今第一盛世,史书也不会记载父皇是顺位继承的!” “所以,儿臣觉得,不管是为了法统,还是为了名声,此事都应该有所定论!” 听到这话,李世民想了想,道:“昔日周公诛管蔡,而周安。季友鸠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 “噗——” 李承乾噗嗤一笑。 李世民面色一沉:“你笑什么?” “这话也就父皇自己信服,无法让天下人信服!” “为何?” “周公诛管蔡,季友鸠叔牙,要么是君主死了,要么是君主快不行了,才导致的这两件事发生。敢问父皇,我皇爷爷现在如何?” “这....” 李世民瞬间无语。 周公诛管蔡,是周武王死后,管、蔡两兄弟阴谋叛变,被周公讨伐诛杀。 季友鸠叔牙,是鲁庄公病后,叔牙阴谋拥立庆父为君,庄公命令季友毒死了哥哥叔牙。 这两件事,虽然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弑兄杀弟事件,但跟李二陛下却略有不同。 因为李渊既没有驾崩,也没有病重,甚至前年还给李世民生了个弟弟。 所以,李世民才被李承乾辩驳得哑口无言。 “那依你之见,玄武门之变,该如何定论?” “在回答父皇之前,儿臣想再问父皇三个问题!” “什么问题?”李世民皱眉道。 李承乾眨眼道:“敢问父皇,如果父皇是一个普通人,遇到有人掉进水井,救人则死,您救还是不救?” “这....” 李世民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李承乾会问这样的问题,不由扭头看向殿内的众臣。 只见众臣面面相觑,却无一人敢给李世民答案。 李世民皱了皱眉,冷哼道:“不救!” “呵呵!” “你又笑什么!” “没什么,我笑父皇是一位君子!” “君子?” “对!君子不救!” 李承乾点头道:“遇见不幸事,先有恻隐心,但君子并非迂腐之人,他可以救人,但绝不会让自己身陷死地。” 我擦!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愕然。 原秦王府众臣,息王和海陵王旧部,李渊老臣,包括李世民本人,都被李承乾这言论惊到了。 好家伙! 君子不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