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路十分好走,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却比平时多了许多。 叶大嫂将车窗推开一个小缝,让晴天可以看到外面,自己也感慨道:“真不愧要过年了,路上的人都多起来了。” “可不是么,等小年儿过后人更多。”林玉梅打点气精神道,“你们第一次在这边过年,以后就习惯了。 “所以说咱们周边这些县城的店家,对过年那都是又爱又怕。 “因为啊,一到年底这东西是真不好卖! “但凡想买点儿什么,若是平时,直接去店里买就买了。 “可是一到年底就会想,反正也要去京城置办年货,何不到时候一起买呢! “京城的东西又全又好,也不比县城贵什么,买的多有的时候说不定还要便宜咧!” “这是为什么啊?”叶大嫂对此十分不解,按照她以往的经验,府城的消费似乎比县城贵不少呢!” 林玉梅解释道:“大嫂,你说府城比县城贵的应该是菜价和吃喝这些吧?” “对啊!” “菜都是乡下地里种出来的,自然是乡下最便宜,县城次之,府城最贵。 “可我说的这些,都是日用品。 “除非是当地产的,否则但凡是外地运进来的东西,都是要先运送到京城或是府城这种大城池的。 “然后县城的人去进货,村里的人再去县城进货。 “这样层层加码,到最后可不就是城里最便宜,村里最贵了么! “京城可不止有玲珑阁这样的店铺,也有卖得很便宜的地方。 “回头今年置办年货的时候咱们一起,我带你去买。” 叶大嫂一听自然高兴,赶紧答应道:“那可太好了,不然我们可真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被人坑了都没处说理去。” “别说去京城了,咱们这边还有专门跑到天津卫的集市上买东西的呢!” “这倒是,天津卫那边的东西还真是又多又好,还比京城便宜。 “就是太远了,咱们居家过日子,置办年货也置办不了太多,没必要跑那么远。 “说句不好听的,年根儿下各处也都不太平,万一遇到什么危险,得不偿失。” “嫂子,还是你这话说得在理。”林玉梅闻言就像是找到了支持者一样,一把抓住叶大嫂的手道,“你回头帮我劝劝王歌。 “你说说他这个人,刚跟着三哥赚了点钱,如今心思就活泛了。 “刚才非说让我给他点儿银子,他要去天津卫进货,赶在年前回来卖。 “我还没说不同意,就稍微犹豫了那么一下,他就跟我闹脾气,说那是他凭本事赚的钱,自己总该有权利支配。” 林玉梅一说起这事儿,又委屈起来。 叶大嫂道:“原来你们两口子刚才是为了这事儿闹别扭呢?” 林玉梅闻言有点不好意思,垂头道:“谁让他说话那么难听,昨天刚说把钱都交给我,以后都听我的,今天就为了钱跟我说那样的话……” 叶大嫂听完林玉梅说的来龙去脉之后,无奈地摇摇头道:“你们俩啊,心都是好的,嘴上却不肯老老实实说自己的想法,非要说些情绪上的话。 “还非要一个顶着一个说,没有人肯先让一步,那可不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 听得叶大嫂这么说,林玉梅回忆了一下,可不正是这样么。 王歌刚开始只是单纯想去天津卫进货卖钱,是自己先把之前家里那些糟心事儿的情绪掺杂进来,导致后面两个人说话都带上了情绪,越说越生气,最后不欢而散。 见林玉梅已经开始反思,叶大嫂道:“这件事儿,不都是你的错。 “男人就是那样,想一出是一出,脑子里面一根筋。 “咱们女人遇到事儿呢,又容易想得太多,方方面面都会考虑,都会担心。 “男人们大多只会看到事情最好的结果,觉得自己肯定能做成。 “可咱们则要考虑万一是最坏的结果,会不会影响一家人的生活,给家里带来什么隐患。” “大嫂,你说得可太对了,就是这样。”林玉梅觉得自己一肚子的苦水想要诉,“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当初他看葛玉荣卖货赚钱,也想着要去做买卖。 第(2/3)页